本周看點
寧德時代發布重卡換電品牌“騏驥換電”
豐田計劃2027 年推出全固態電池電動車
【資料圖】
億緯鋰能(300014.SZ): 接連獲國際儲能電池大單
新宙邦(300037.SZ):擬在美建設電池化學品生產基地鋰電材料價格
鈷產品:電解鈷(27.50 萬元/噸,4.96%);四氧化三鈷(16.0 萬元/噸,4.91%);硫酸鈷(4.0 萬元/噸,2.59%);
鋰產品:金屬鋰(169.0 萬元/噸,6.96%);碳酸鋰(31.3 萬元/噸,0.00%),氫氧化鋰(30.3 萬元/噸,2.54%);
鎳產品:電解鎳(17.8 萬元/噸,6.25%),硫酸鎳(3.7 萬元/噸,0.27%);
中游材料:三元正極(523 動力型23.6 萬元/噸,0.00%;622 單晶型25.3 萬元/噸,0.00%;811 單晶型28.8 萬元/噸,0.00%);磷酸鐵鋰(9.4 萬元/噸,0.00%);負極(人造石墨(低端產品)2.2 萬元/噸,-7.53%;人造石墨(中端產品)3.5 萬元/噸,-6.67%;人造石墨(高端產品)4.3 萬元/噸,-3.68%);隔膜(7+2μm 涂覆1.9 元/平,0.00%;9+3μm 涂覆1.8 元/平,0.00 %);電解液(鐵鋰型3.2 萬元/噸,0.00%;三元型3.8 萬元/噸,0.00%;六氟磷酸鋰16.3 萬元/噸,0.00%)
電動車仍處于高速增長期,新能源長期趨勢不變。國內電動車市場2020 年下半年至今經歷高速增長,在滲透率近30%的情況下仍維持可觀增速,而歐洲/美國市場滲透率相較國內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正處于政策推動與快速追趕過程中。疊加儲能市場方興未艾,電池行業將隨新能源車需求增長和儲能市場潛能釋放得到快速發展。
產業鏈去庫存基本結束,行業盈利拐點將至。產業鏈發展節奏受短期外部因素影響,一季度產業鏈表現疲軟,主要原因系: 1)車廠和電池環節壓價,導致產業進入通縮周期; 2)碳酸鋰疊加預期帶動產業進入去庫存和低庫存狀態; 3 )擔心一季報及其他板塊吸血,導致資金撤離或處于觀望狀態。當前各企業月度排產及一季報均反映出產業鏈去庫存走向尾聲。當前碳酸鋰價格也已止跌上漲,有望改變全產業鏈預期,部分環節反向進入成本推漲過程,如六氟磷酸鋰、磷酸鐵鋰已經出現漲價,前期資產端受損的公司將迎來修復。產業鏈普遍排產下滑、持續降價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量價、經營均進入穩定趨好階段。
各環節盈利分化,頭部企業競爭優勢顯現。在前期行業盈利底部區間,各環節內部出現明顯分化:二線廠商一方面自身供應與需求均不穩定,量上受到的影響更大,另一方面降價對高成本產能形成的壓力更大,部分企業已面臨虧損;而頭部企業經歷多輪產業周期淬煉,憑借成本優勢展現出較強盈利韌性,龍頭地位進一步強化。
建議關注:在產業周期中脫穎而出、具備長期競爭力的公司,包括電池環節寧德時代(300750,未評級)、電解液龍頭天賜材料(002709,未評級)、隔膜環節恩捷股份(002812,未評級)和 星源材質(300568,買入)、負極具備成本優勢的尚太科技(001301,未評級)、正極一體化公司華友鈷業(603799,未評級)。
風險提示
政策變化風險;電動車銷量不達預期風險;原材料價格波動,盈利變化風險;產能投放加快,過剩引發行業競爭風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