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和國際慣例的差別比較大:在標準普爾 500 指數成分股企業中,獨立董事占 85%;而在滬深 300 指數成分股企業中,獨立董事只占 38%。
為了幫助董事會更好地履行繁重、復雜的決策和監督職能,設立專業委員會已成為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方式。
歐美地區多數公司都設立了審計委員會、薪酬委員會和提名/治理委員會,此外,根據所在行業特點,企業還可能設立健康、安全和環境委員會,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以及風險和監管委員會。
(相關資料圖)
董事會治理的最新趨勢是:成員多樣性,數字化轉型進程的知識和能力,以及可持續發展議題。
——卓越董事會:全球最佳實踐/程原,路躍兵編著.--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21.3。P128
據證券日報報道,2023年6月5日,深交所發布了關于對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報的問詢函。
2022年蘇寧易購營收同比減少48.62%,歸上凈利潤較上年減虧62.51%,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較上年度減虧57.27%。深交所對此表示關注,要求蘇寧易購結合報告期內公司業務的開展情況、行業競爭狀況以及報告期內毛利率、期間費用等因素的變化情況,按銷售模式分類,分析說明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三年大幅下滑、虧損幅度較大的具體原因,與行業趨勢及同行業可比公司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差異原因及合理性。
按季度經營情況,分析說明公司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總體平穩的情況下,凈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均大幅下降的原因和合理性。
報告期內,蘇寧易購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6.31億元,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已連續6年為負,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已連續4年為負。深交所要求其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為負的原因和合理性;說明公司針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持續為負的情況已采取或擬采取的改善措施。
另悉,據6月7日中國經濟網報道,圓通速遞(600233.SH)日前發布了關于收到大連證監局責令改正決定書的公告。
公告稱,圓通速遞近日收到大連證監局出具的《關于對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的決定》([2023]5號)。《決定書》顯示,根據《證券法》《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規則》(證監會公告[2022]21號)等規定,大連證監局對圓通速遞開展了現場檢查,發現公司存在以下違規行為:
(一)內幕信息知情人管理方面。公司2018年、2019年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不完整,部分重大事項未做重大事項進程備忘錄。不符合《關于上市公司建立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11]30號)第六條、第十條的規定。
(二)財務核算方面。公司2021年、2020年、2019年披露投資浙江驛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4.5億元,公司財務報表附注九中披露該資產的計量方式為“持續的公允價值計量”,會計報表列報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公司未能實際獲取該權益投資的公允價值,以歷史投資成本作為公允價值缺乏證據支持……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2017)第四十四條:“企業對權益工具的投資和與此類投資相聯系的合同應當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規定。
(三)內部控制方面。1、合同監控不當。公司下屬子公司杭州杰倫貨運有限公司與關聯方上海圓匯技術有限公司簽訂《車輛運輸服務合同》,并對承運商的資質、固定資產和合作車輛進行約定,但公司未對承運商資質進行審查。不符合《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6號——合同管理》第三條第一款的規定。2、股東大會、董事會運作不規范。公司董事會審議《關于董事薪酬計劃的議案》時相關獨立董事未進行回避,不符合《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六十條第一款的規定。
根據《關于上市公司建立內幕信息知情人登記管理制度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11]30號)第十五條第三款、《上市公司現場檢查規則》(證監會公告[2022]21號)第二十一條等相關規定,大連證監局決定對圓通速遞采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
圓通速遞表示,公司高度重視《決定書》所述事項,將按照大連證監局的要求進行全面梳理,并積極對照整改,在規定期限內形成整改報告,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未來,公司將不斷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增強規范運作意識,完善公司治理和內控制度,切實提高公司財務核算和內控管理水平,促進公司穩定健康發展,維護公司及全體股東利益。
慈氏物語(微信公眾號)認為,市場經濟,首先是法治經濟。為了避免股民和消費者遭受經濟利益損失,及時和適當開展監管十分必要。
又訊 據現代物流報全媒體報道,6月15日,新華社發表了題為《推動盲盒加強合規治理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的文章。文章稱,市場監管總局當日發布的《盲盒經營行為規范指引(試行)》,明確了盲盒經營禁售清單,為盲盒經營劃出紅線,推動盲盒經營者加強合規治理。
近年來,盲盒相關產品受到不少年輕消費者青睞,盲盒經營模式主要集中在潮流玩具領域,隨著“盲盒+”商業模式迅速發酵,通過盲盒形式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領域還在不斷增加。同時,盲盒經營過程中的過度營銷、信息不透明、虛假宣傳、“三無”產品、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也逐漸凸顯,需要予以規范引導。
市場監管總局在總結地方實踐經驗的基礎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盲盒經營行為特點制定指引,通過建立引導性規范措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盲盒相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虛假宣傳、侵害消費者知情權、誘導消費、“三無”產品、售后服務不到位、“霸王條款”等問題,指引明確了盲盒經營禁售清單,對于不適宜進入盲盒領域的藥品、醫療器械、活體動物、易燃易爆物品等,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對于關系人民群眾健康的化妝品、食品,作出限定性表述。
對此,指引要求,盲盒經營者將盲盒內物品的商品價值、抽取規則、抽取概率等關鍵信息以顯著方式對外公示,保證消費者在購買前知曉真實情況,不得實施虛假宣傳、操縱抽取概率等行為。鼓勵盲盒經營者通過設定抽取時間、抽取金額上限和次數上限等方式引導理性消費,自覺承諾不囤貨、不炒作、不直接進入二級市場。
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指引對盲盒銷售對象的年齡進行了嚴格限制,要求不得向未滿8周歲未成年人銷售,還要求盲盒經營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鼓勵地方有關部門出臺保護性措施,對小學校園周圍的盲盒銷售模式包括距離、內容等進行具體規范,推動凈化學校周邊消費環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