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震 通訊員 盧旺龍 寧文康
6月19日,在濟南千佛山醫院,細胞分離機旁,護士密切觀測著慢慢增長的數值。1毫升,5毫升,10毫升……來自威海的一名普通民警田霖躺在病床上,看著紅色的造血干細胞混懸液一點點地匯集到采集袋中,懸著的心也慢慢平靜下來。
3小時23分鐘后,共采集到288毫升造血干細胞懸液。醫生隨即將造血干細胞懸液裝入轉運箱,登上飛機,為一名陌生的病患帶去生命的曙光。
(相關資料圖)
為了這一善舉,田霖已經準備了674天,時間回到2021年8月14日。田霖到愛心獻血屋獻血時,遇到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的招募活動。工作人員向田霖介紹,我國血液腫瘤的發病率,僅白血病就約為十萬分之三,每年約有近3.6萬人得白血病,而這些病人中,大多數年齡在三十歲以下,其中十五歲以下的人群占比50%以上,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大的負擔和不幸。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惡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目前唯一能根治白血病的方法。工作人員介紹,年齡在18至45周歲,身體健康,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公民都可以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在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引導下,田霖填寫了《中華骨髓庫入庫志愿捐獻者登記表》《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華骨髓庫)入庫志愿者同意書》,并做了抽血取樣。
為了保持健康的身體狀況,田霖在工作之余,有意加強體能訓練,并參加馬拉松比賽。
轉眼到了2022年8月的一天。
田霖接到了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他血庫里的樣本初步配型成功,是否同意捐獻。
當時田霖和妻子正在備孕,田霖向妻子車璐征求意見,車璐很早就知道丈夫登記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堅定支持田霖。
由于疫情影響,進一步檢驗配型的高分辨推遲。
2023年4月,終于,紅十字會告訴田霖,經過HLA 分型復檢和高分工作,體檢合格的田霖,完全符合造血干細胞捐獻的要求。
田霖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妻子車璐,大著肚子還有1個月就到預產期的車璐,在最需要丈夫的關心和陪伴的時刻,堅定地支持丈夫,為他的愛心義舉感到由衷的驕傲。
5月31日,田霖接到紅十字會的電話,患者已經做好了準備,可以前往濟南捐獻造血干細胞。
6月14日,田霖登上了前往濟南的高鐵。
在經過了4天9針的動員劑注射后,6月19日,田霖如期順利完成造血干細胞的捐獻。成為山東省第1288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
田霖,是山東威海市公安局海岸警察支隊東山派出所的一名90后民警,參加工作以來,他積極進取,參與多次打擊走私、非法捕撈等專項行動,成績突出,多次榮獲表彰。
工作之余,他積極獻身各類慈善公益活動,2020年以來,田霖先后5次參加無償獻血,并6次參加馬拉松比賽。
“現在造血干細胞采集技術已經很成熟了,也不用在髂骨中抽取骨髓血,親身經歷后,我發現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希望大家都能夠鼓起勇氣,加入到捐獻志愿者隊伍中,為更多的病患帶去希望,你的義舉可能會延續一個人的生命,挽救一個破碎的家庭。”田霖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