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BOSS直聘股價憑什么實現148億美元市值?

2021-06-21 15:34:45 來源:財訊網

在BOSS直聘正式啟動IPO程序時,市場圍繞其80億美元的估值眾說紛紜,然而上市首日BOSS直聘股價漲幅超過95%,市值超過148億美元,中國互聯網招聘行業終于迎來一家百億美金市值的公司。但是關于BOSS直聘股價的討論并沒有停止,話題轉變為“BOSS直聘148億美元市值背后的邏輯是什么”?

中國招聘行業天花板高,為何重量級臺少?

日本最大的在線招聘臺Recruit的市值為9.6萬億日元,約合885億美元,比中國所有與招聘有關的上市公司之和還要高2-3倍。而日本僅有7500萬適齡勞動人口,中國則有9億,日本的企業數量也遠遠比不上中國。

理論上,中國的招聘市場應該非常龐大。粗略測算一下就知道:中國的非農業就業人口約為5.8億,人均可支配收入約3萬元,而用人單位往往樂意支付求職者年薪的15-25%為招聘服務付費——由此可以得出2.5萬億以上的龐大市場規模。即便這個數字過于樂觀了,打一個對折,也仍然足以支撐1萬億以上的市場。

然而根據CIC(灼識咨詢)估算,2020年中國線上招聘市場的規模僅為551億元。即便我們假設線下招聘的規模比線上還大幾倍,整個招聘市場可能也只有兩三千億的規模,遠遠達不到哪怕是最保守的天花板。

這個理論上限很高的行業,為什么不能像電商、本地生活服務一樣,產生許多重量級的臺呢?

細究原因,繞不開產品和市場兩大因素。

在產品端,過去二十年國內在線招聘臺的進步非常小,可以說一直就停留在2000年代——以簡歷為中心,以搜索為主要匹配模式,以HR(人力資源部門)為唯一服務對象。招聘臺的本質就是個簡歷庫,求職者不斷地投遞簡歷,HR不斷地尋找和下載簡歷,而雙方的接洽主要是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站外方式進行的。

在市場端,國內的3000多萬中小企業、7000多萬個體工商戶幾乎沒有被招聘臺覆蓋,而它們吸納了中國80%的勞動力就業。你能想象一家小工廠或小餐館跑到傳統招聘網站去招人嗎?就算它們樂意,也很難得到滿意的服務,因為它們急需的藍領求職者根本不會去這些網站投簡歷。

BOSS直聘“移動 + 智能匹配 + 直聊”精準切入

BOSS直聘的產品模式的核心,就是讓求職者盡快找到合適的“老板”,然后盡快展開實質的對話,“移動 + 智能匹配 + 直聊”方式則是BOSS直聘拿出的解決方案。

移動完全基于移動端設計產品,更符合移動時代的用戶慣,避免了傳統招聘臺從PC端繼承下來的歷史包袱。

智能匹配基于大數據和AI技術,提供職位和候選人的精確匹配,以信息流(Feed)推薦模式為核心,而不是傳統的搜索模式。打個比方:傳統招聘網站就像新聞門戶,而BOSS直聘更像今日頭條和QQ看點。

直聊鼓勵求職者與老板(招聘決策者)直接聊天,提高前期溝通效率,加快整個招聘流程。與傳統招聘網站相比,這就像是從“電子郵件時代”進化到了“微信時代”。

在這個過程中,臺功能的設計當然是很重要的,技術也同樣重要——要讓求職者“跟老板談”,首先要讓求職者和職位之間實現精確的匹配。據公開數據顯示,BOSS直聘在2019年和2020年,研發投入分別為3.3億元和5.2億元,占當年營收的占比分別為32.6%和26.4%;連續兩年超過25%,2021年一季度達到1.64億元,同比增幅均在55%以上,高于互聯網行業均水

同時,BOSS直聘擁有902名研究及開發人員組成的團隊,負責包括智能匹配與風控技術在內的產研相關職能,占總員工數的26.6%。以上數據均說明了BOSS直聘對技術投入的重視,這將賦予企業長期的生命力、創造力與洞察力,從而保證臺模式的穩定升級,提升臺服務的效率,夯實技術研發護城河,引領行業創新趨勢。

在市場端,BOSS直聘可以說是圍繞著中小企業建立起來的:截止2020年底,它為630萬家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其中520萬家是中小企業;而它最大的競爭對手只有36萬家企業客戶!顯然,對于數量龐大、品牌薄弱、招聘預算較低的中小企業而言,BOSS直聘的直聊模式不僅是最高效的選擇,甚至可能是線上招聘的唯一選擇。

雖然BOSS直聘服務的客戶以中小企業為主,但絕不是沒有大客戶:《財富》中國500強的所有公司,均是BOSS直聘的客戶;阿里、華為、網易等大公司,有數以千計的BOSS在臺上活動。其中的原因也不難理解:任何用人單位都同時需要“批發+零售”的招聘模式。在需要招聘大批人員尤其是基層人員時,直聊模式對大公司仍然具備相當的吸引力。

從BOSS直聘股價的表現來看,BOSS直聘的產品模式和商業模式是受到資本市場認可的,站在百億美元市值的新起點上,BOSS直聘究竟有多能打,BOSS直聘股價是否會刷新高?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