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北遷亞洲象入昆 專家談“人象共處 和諧共生 ”

2021-06-08 14:54:10 來源:財訊網

日,從西雙版納北遷的亞洲象群引起了極大關注,6月2日晚象群進入昆明市晉寧區,很多人都非常關心北遷的亞洲象群現在是什么樣的狀況,昆明市是如何調度處置的,處置思路怎樣,措施和效果如何?6月6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及云南大學生態學的專家,做客昆明廣播電視臺就大家關心的相關問題進行專題訪談。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君興:這次大象北遷,是一個突然的事件,不光是政府和科學家關注,還使得許多社會公眾也開始關注大象,關注生物多樣,這次大象北遷,有很多的猜想,從專業的角度 ,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科學問題:大象為什么北遷?借這次大象北遷事件,我們可以更關注生物多樣研究,更關注大象的保護,特別是它們的行為,我們要用什么方式將它們引導回去,關鍵是要找出北遷的關鍵原因,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彭華 :大象在四處覓食,這個行為讓人感到很欣慰,從整體來看,從人象安全這個最高標準來看,目前我們的處置還是非常到位的,既保證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也保證了野生大象北遷過程中沒有出現大的意外,顯示了政府在處置過程中各項工作是有序開展的,至于最后大象回到原來的棲息地,可能還是需要在很多方面,更為長久有效的措施,特別是在投喂的食物方面,需要更多的考慮和選擇。

云南大學生態學教授歐曉昆:總的來說現在政府的處置措施還是得當的,首先是實時監測,使用無人機和紅外相機等設備實時監測象群的動態,為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其次是通過投放食物引導象群向適合的區域轉移,最終引導象群回到原來的棲息地;第三個方面是通過人為設置障礙,盡量減少人象的沖突,減少象群可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還有就是通過媒體宣傳,讓大家了解生物多樣保護的重要,了解象群和人之間的關系。

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君興:我們整個環境都是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包括我們的昆明,包括我們的滇池,水質得到改善,大家都看在眼里,公眾都是肯定的態度。其中特別有成效的是退田還湖,還有掌鳩河引水工程,都是對生態系統的改善有明顯作用的。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彭華 :自然植被類型增加,說明生態大幅改善。在昆明都把一些原生植被都列為重要的環境指征。另外在珍稀植物保護方面切實實行了就地保護,建立了很多保護區來保護這些瀕危植物。最明顯的是爬西山,能看到遮天蔽日的森林,里面的植物群落都跟生態環境發展相協調。

云南大學生態學教授歐曉昆:總的來說昆明的生態環境是朝好的方向發展的,滇池的水質在變,天更藍了,生物多樣更為豐富。比如環滇池的濕地建設,確實為滇池的保護作出很好的工作,另外也為市民以及到昆明的游客,提供了非常好的游覽和親自然的地方。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