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要想理解“穿越周期”意味著什么,紅杉中國這里有個最直觀的答案。自2005年成立至今,那些改寫市場格局的行業風口,紅杉幾乎從未失手,這也是投資最見功力的地方。水大魚大的中國市場,紅杉中國的成績也推動著“看多中國”成了全球投資行業的共識——而不只是一句簡單口號。
投資行業拼的是信息差、關系差與規模差,紅杉中國在幾年前就已經把這些要素做到了極致,但令人驚訝的是,這家投資機構的能力邊界仍然在進化。
這進化是破立的。
風險投資行業從理念到觀念都在經歷新一輪變革。紅杉中國從經典VC出發,多年以前就進入了成長期與PE投資;三年前正式將種子基金單列,全面發力天使投資;過去兩三年,又活躍于并購投資,同時又在去年推出了一支公開市場基金,布局股票市場——紅杉踐行著全站式投資的理念。
從策略上看,在疫情穩定之后,市場競爭空前激烈的市場里,紅杉在更加積極地出手;從結果看,包括比亞迪、君樂寶等風險投資難以觸達的頭部案例里,也在不斷出現紅杉的名字。
這種進化的邊界和質感,在國內乃至全球投資圈都是稀有罕見的。一位同行曾如此向投中網評價沈南鵬:他或許是引領了中國風險投資行業規則改變的那個人。
在由投中信息、投中網主辦的“第15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前夕,投中網與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進行了一場精彩對話。
資本不再稀缺,觀念正在改變
投中網:有同行說,沈南鵬是引領了中國風險投資行業規則改變的人。你如何看待這一評價?
沈南鵬:投資行業在中國確實有了長足進步,但行業的改變不是靠一個人或者一個機構的力量,而是靠產業里所有的參與者。而且也要感謝我們眾多的創業者,是他們的智慧和創新,推動了行業的創新,投資機構是為創業者服務的。
投中網:你之前談過,全球投資歷史上“從VC到PE,大部分基金都沒能跨過來,產業擴張和階段擴張即便在硅谷發生得也非常少”,但紅杉中國很早就組建了四個條線的團隊,也正在經歷階段和產業的雙重擴張。紅杉是如何提前洞察并做到的?
沈南鵬:對在不同領域、不同階段的企業,紅杉為創業者提供了不同的解決方案。創業者的這種多樣化需求,是我們從最早僅僅關注VC,到如今實現全站式投資的一個重要動因。
紅杉希望能夠做到“從0到IPO到beyond”地幫助創業者。在這樣的理念下面,我們也在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從種子期到早期到成長期,一直到二級市場,全方位給創業者提供一路上應該有的支持。
另外,我也比較高興地看到,這個行業的很多觀念正在改變。多年以前,大家可能特別關注AUM(管理基金規模),但今天大家的衡量標準是一個投資機構有沒有在幫助企業成長,有沒有在打造“百年老店”的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沒有給它的LP帶來優異的回報。這些觀念上的改變,都是推動這個行業發展的非常好的信號。
投中網:最近一年紅杉中國做了很多令人矚目的交易,比如AMI、開元酒店,還有君樂寶、比亞迪半導體等等。有些頭部案例只有紅杉才能參與進去。你認為紅杉能“做到他人做不到”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沈南鵬:今天在中國,資本不是稀缺的,但豐富的經驗、資源和生態體系還是稀缺的。紅杉在信息科技、醫療健康等領域里面,確實形成了一個豐富的生態,這個也確實能夠幫助創業者走得更快,走得更好。
在中國新經濟發展的十多年中,我們作為一個團隊深入參與了這個過程,其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和教訓能幫助我們的創業者少走彎路。這種優勢,確實能幫我們投到別人投不到的頭部項目。
另外,我們也非常愿意挖掘那些還在“潛水”的創業公司,我們希望在投資以后,它們逐漸“露出水面”,成為頭部公司,這也是讓我們非常喜悅的過程。
在紅杉我們經常講這樣幾句話:面對創業者,我們要“找得到、投得進、幫得上、拿得住”。通過這樣一種努力,才能真正得到創業者的認可。
行業里對賦能有一些花里胡哨、云里霧里的概念。對于紅杉而言,能夠給到創業者實實在在的幫助,這是最重要的——從人力資源到客戶資源到產品營銷,從各方面幫助企業更快更好地成長。
將長期、持續加碼碳中和
投中網:紅杉和遠景剛剛合作推出100億的碳中和基金。對于紅杉的投資業務來說,碳中和是一個大賽道還是一種投資策略?是一個概念還是理念?紅杉現在參與碳中和投資的必要性是什么?
沈南鵬: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我們看到信息產業在中國整個新經濟的發展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紅杉一路以來也在不斷重倉中國的信息產業,在眾多成功企業的成長過程中貢獻了重要力量。
碳中和是中國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產業方向之一。這是我們關注碳中和的根本出發點。
在這個產業里,我們特別關注有沒有科技創新的突破。過去幾年,我們已經看到,科技創新在碳達峰、碳中和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持續推動產業進步。
科技進步在許多領域都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首先就是新能源領域,比如電動汽車、太陽能、風能等等。傳統的能源行業也有大量的科技改造工作是非常急需的。
在環境保護行業,同樣有很多新技術的應用手段,能夠大大提升產業變革的效率。隨著科技不斷取得突破,資本可以和產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幫助更多的創業者實現科技夢想。
未來,我們會在碳中和方向上持續投資、長期投資,也會跟我們其他行業的投資相互協同,產生很多交叉行業的火花。
VC
投中網:紅杉中國的團隊能力比五年前更全面、更厲害了嗎?最令你感到滿意的是哪些方面的能力進化?
沈南鵬:團隊成長是一個投資機構最應該關注的。
我們當然要給創業者提供服務,同時也要為LP創造更加優秀的回報,但在實現這些目標的過程中,我們還要讓紅杉的團隊成員,尤其是年輕人,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如果一位年輕人要在紅杉工作N年,我們是不是能夠給他一個最好的學習機會和最好的發揮空間?我相信在紅杉這樣的機構里,他可以看到在別的機構里看不到的商業風景。
我們一直強調,紅杉不是一個人在戰斗,而是團隊的協同。每個人當然要在自己的領域做得更好,但我們也非常看重團隊之間的相互協作。
這樣全方位的能力提升,我認為是衡量一個團隊成功的重要標志。
投中網:越來越多的VC從業者離開了投資行業,尤其是年輕人,與此同時VC也越來越多傾向于招募有產業背景的資深人士。在你看來,VC還是年輕人擇業的一個好方向嗎?你的人才標準是怎樣的?
沈南鵬:我認為風險投資行業還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因為行業發展非常快,行業里也有很多學習成長的機會。
一個對風險投資或是私募股權有興趣的從業者,尤其是年輕人,我認為做到以下幾點非常重要。
首先,要抱有一顆好奇心,對行業有比較大的熱情,對新生事物有巨大的興趣。
第二,要有比較強的學習能力。我們這個行業確實變化比較快,所以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第三,要抱著一種長期的職業發展心態,不要急躁,不要焦慮。當你真正在一個行業扎根十多年,你能夠靜下心來,潛心努力,我相信你自然能夠獲得真正得心應手的投資能力。
我希望還是會有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參與到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這個行業里來。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