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務部決定,自2021年3月28日起對原產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征收反傾銷稅,稅率高達116.2%-218.4%。大多數澳洲進口葡萄酒出現“倒掛”現象,即進口到岸價比此前中國市場的終端零售價還高,有的終端售價甚至翻了幾倍,這重創了澳酒在華銷售體系。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對華葡萄酒出口在4個月內下降了95%以上。4月21日,澳洲聯邦政府宣布,取消維州政府的4份與外國協議,包括兩份與中國”一帶一路“有關的協議,不少酒商表示,“澳洲進口酒在華市場徹底涼了”。
不同于澳洲酒企的“凜冬”,中國葡萄酒企業似乎是迎來了“春暖花開”的好時候。據張裕2021年一季報,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34億元,同比增長40.8%;實現歸母凈利潤2.87億元,同比增長22.3%。回看近五年張裕一季度的經營業績表現,今年的一季度表現尤為亮眼,可謂做到了逆市增長。
煙臺張裕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健表示,僅在剛結束不久的糖酒會期間,就有十余家大小酒商通過各種途徑輾轉前來,有的是對張裕國內產品感興趣,有的是慕名張裕海外酒莊而來;有的是區域經銷商,有的則是有著數百萬瓶銷售規模的全國性大商。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正是澳大利亞葡萄酒在中國市場陷入了困境。
作為中國葡萄酒業龍頭,張裕是中國酒業唯一在全國乃至全球主要產區進行布局的企業。張裕既收購了澳洲的酒莊,同時澳洲葡萄酒也是其最主要的對手。如今政策與市場形勢突變,孫健認為,綜合考量,帶給張裕更多的是市場機遇。
目前,瞄準澳洲酒的市場空白,張裕已開始做出相應的調整。孫健表示,未來張裕將在更聚焦的戰略下進行產品升級——如果把張裕看作一個大型航母編隊的話,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的龍諭系列,是張裕高端酒的旗艦戰略品牌;張裕解百納是超級大單品,這兩個品牌將是張裕葡萄酒的主力“航空母艦”。其主打產品的口感、定價、市場策略等,正是對標海外對手的主要品牌,以期占據更多的市場空白。據了解,龍諭定位“中國葡萄酒酒王”,對標全球名莊酒,目前該品牌已進入全球44國銷售,并且是進入全球米其林餐廳最多的中國酒莊酒;而另一個戰略品牌張裕解百納,今年迎來了90歲生日,此前在“全球暢銷葡萄酒盲品賽”斬獲了盲品冠軍,充分展現了中國第一干紅的實力。
同時,張裕在智利、法國、西班牙收購的海外酒莊,也正計劃加快布局中國市場的腳步。4月8日,張裕與多家酒業公司合資成立的成都裕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首次亮相,這是一家主營進口葡萄酒的專業平臺。
除了在產品及渠道上創變,張裕在品牌營銷上也在大膽突破,以實現市場的進一步增量。糖酒會期間,張裕宣布與國內領先酒水電商運營公司——新華都旗下久愛致和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天貓葡萄酒更加領先的第一品牌。
此外,張裕還宣布上海張裕果趣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據張裕果趣總經理陳永軍介紹,張裕果趣會自主搭建CRM系統,依托大數據精準抓取葡萄酒用戶性別、年齡、頻率、口感、購物渠道以及對新品需求等20余項數據指標。他表示,張裕果趣將和至少500個明星、達人垂直KOL進行合作,預計未來一年達到十億級的品牌曝光。
隨后,在中國酒業協會組織下,張裕、中糧長城、威龍、王朝、中葡、茅臺葡萄酒等行業龍頭開始抱團,探索變革的起點則是共同成立中國葡萄酒數字研究院、中國葡萄酒國家館兩大項目。“六家企業開了一個閉門會,達成了高度共識。去年是葡萄酒行業最艱難的一年,但是我們有機遇,因為數字化時代已經到來,而且在加速。如何在這個時代能夠快速迎頭地趕上,中國葡萄酒數字化研究院應運而生。兄弟同心、其利斷金。我們一起共克時艱,把中國葡萄酒的產業做強做大。”張裕股份公司總經理孫健表示。
在回顧和反思中國葡萄酒品牌的發展歷程后,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火興三指出,中國葡萄酒企要樹立產業、品質和文化上的自信,堅決拋棄一些繁瑣的、陳舊的、阻礙了產品普及的固有模式,事實證明,依靠“大師遍地走”、“片面宣傳舶來文化假裝高大上”等模式,消費者是不買賬的。值得一提的是,糖酒會期間,打造中國特色的餐酒文化,張裕特意舉辦一場“中國風味大饗”,以中國葡萄酒搭配中國地道美食,向更多人傳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中國葡萄酒最搭中國菜”的生活理念。
“我們今年糖酒會的主題是‘春暖花自開’,我想如果我們把春天的條件都準備到位,花朵自然會盛開,這適用于我們年輕人追男女朋友,適用于我們當下葡萄酒的行業,更適用于張裕”,孫健表示。
從在更聚焦戰略下升級產品到打造中國的葡萄酒文化,從整合線上線下優勢資源到超常規推動數字化轉型,中國葡萄酒領軍企業以不斷創變之姿,儲備自身力量并抱團發展,為中國葡萄酒的“春暖花開”創造條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