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6日,“2021伯云會-中國醫藥市場展望”在蘇州圓滿落幕。大會以“中國醫院藥品市場展望”為主題,聚焦中國醫藥市場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探求助推醫藥產業數字化發展的實現路徑與策略。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名譽會長郭云沛、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江蘇省醫療保險研究會會長胡大洋、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監測室主任王麗敏、哈藥集團總裁徐海瑛、復宏漢霖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張文杰等出席大會,并分享了他們關于行業的見解。本次大會邀請30余位行業重磅嘉賓,200多位行業精英與會,并就相關議題進行分享與深入探討。
在大會開場白中,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名譽會長郭云沛表示,大數據作為國家的基礎性的戰略資源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大數據技術和健康醫療服務的融合和應用也逐漸深入。今年的伯云會把數據分析和政策詮釋作為會議的兩大主題展開,實在是應時所需,緊跟形勢。
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常務副院長梁萬年在關于“十四五時期中國醫療體制改革和生物醫藥行業展望”的分享中提到,信息化建設,大數據的有效支撐是重點。要解決現在醫院的信息煙囪問題,醫院和醫院之間,供方和需方的關系,與之關聯的醫藥、醫保信息聯動,這是需要有變革和推動的。
大會期間,法伯科技聯合中國信息協會市場研究業分會醫藥專業委員會(CphMRA)共同發布了《中國醫院藥品市場展望藍皮書(2021)》,通過數據的方式展示整個中國藥品市場的格局;未來5年的發展趨勢,同時定量及定性分析整個市場影響因素;同期,法伯科技與開心生活科技(HLT),完成戰略合作簽約,未來將進一步幫助更多醫藥企業、醫療機構增強數據變現能力。
法伯科技總經理薛林桐提到,以數據還原市場真實的情況,預見未來的市場發展,依托《中國醫院藥品市場展望藍皮書(2021)》,也印證了梁院長提到的國家在分級診療等政策端的投入,看到“醫藥”、“醫保”、“醫療”的有效聯動。法伯科技法伯研究院院長連春玲進一步對《藍皮書》進行了解讀,受“處方外流”影響,零售藥店展現新增長趨勢;DTP藥房和院外藥店成為新產品的首選渠道。電商和互聯網醫院發展迅速。2019年整個醫藥市場規模達到約1.4萬億,在2020年受到疫情、政策等多方面的影響,較19年整體規模下降了近10%;同時外資藥企的貢獻持續增高約占70%。其中醫院市場在未來五年的復合增長率將恢復到6%以上,主要影響因素是持續的帶量采購政策,以及更多的新產品上市所帶來的。預計到2025年,城市醫院和縣域醫院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0.97萬億和0.35萬億,縣域醫院復合增長率依然高于城市醫院;兩個渠道受疫情影響較大,疫情影響將于2022年全面恢復。
在“營銷科學”環節中,拜耳客戶與業務洞察部數據科學與高級分析經理王楨表示數據能夠給予我們充分的量化事實,幫助在復雜環境中的銷售尋求某種確定性。這需要應用真實世界數據、銷量數據、調研數據搭建模型,從而面向醫生患者的診療路徑、市場預測及醫院潛力進行深度分析。為了達到這個效果,我們與法伯科技合作,他們能夠提供全息多渠道高質量的樣本數據與強大的統計分析模型,這正是未來營銷數據變現的關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