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平安銀行:一季度個貸余額環比增長4% 消費金融成“零售強兵”

2021-04-24 14:00:02 來源:財訊網


日前,平安銀行發布2021年銀行業首份一季報,向外界展示了該行4年零售轉型的最新成果。一季報顯示,作為平安銀行三大零售業務板塊之一,該行的消費金融業務增長明顯,逐漸從轉型初期的“零售尖兵”定位向“零售強兵”邁進。

 

消費金融升級換擋

平安銀行一季報顯示,截至3月末,該行個人貸款余額1.67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4.0%。2021年一季度,該行持續強化信用卡、貸款產品的數據化經營和線上化運營能力,同時深化客戶綜合化經營,整體個人貸款業務增長良好,業務結構及客群結構持續優化。

報告顯示,經歷過疫情洗禮之后,平安銀行零售貸款業務迎來了高速穩健增長。以代表性產品“新一貸”為例,今年一季度,該行“新一貸”新發放 357.70 億元,同比增長 57.9%。2021 年 3 月末,“新一貸”余額1494.42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 2.2%。

平安銀行零售業務總監兼消費金融執行總裁劉顯峰介紹,自2016年末平安銀行開啟零售轉型以來,作為零售三大板塊之一,消費金融被確定為“零售尖兵”。如今經過4年的發展,消費金融業務整體規模出現了倍數增長,貢獻持續增加,風險平穩可控,已經逐漸向“零售強兵”目標邁進。

對于消費金融業務高速增長的原因,劉顯峰總結,一是業務部門把握住了戰略關鍵的機遇期,在轉型伊始從產品出發,建立了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擴大了市場占有率。而在轉型的第二階段,業務部門從客戶出發,滿足集團客戶的融資需求,提升客戶體驗,保持市場定價,擴大消費金融壓艙石的規模。二是平安銀行在零售業務領域建立了強大的風控能力,通過敏捷前瞻的智能化風控體系,為消金業務保駕護航,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構筑有溫度的客戶服務體系

除了高速的業績增長,站在零售轉型“新三年”的起點上,平安銀行表示將構筑“有溫度的”客戶服務體系,助力該行業務的高質量增長。

平安銀行董事長謝永林表示,銀行業本質是服務業,我們一直在探索“以客戶為中心”的本質,在他看來,銀行服務的核心就是要為客戶提供“物美價廉”的金融服務。據介紹,在支持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平安銀行打造“平安好鏈”“小企業數字金融”“新一貸”等精品業務,解決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一季度,該行新增投放民營企業貸款客戶占新增投放所有企業貸款客戶達70%以上;3月末,民營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8.1%,在企業貸款余額中的占比為72.4%,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較上年末增長12.1%。

平安銀行介紹,圍繞“有溫度的金融”,在支持實體經營和小微企業方面,該行致力于打造“五心”,秉承服務國家實體經濟和保障社會民生的初心,通過扶助小微、穩定就業的暖心行動,服務三農、振興鄉村的愛心行動,和支持科創、助力成長的安心行動,讓小微客戶舒心。在具體做法上,平安銀行將金融服務不斷下沉,,沉到不被多數金融機構看到的那80%長尾客群——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做差異化“智能定價”,不用“一刀切”利率拒絕客戶,甚至做起了“非金融業務”,試圖逐步建立2B+2C的生態。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突發疫情以來,平安銀行的小微貸款全面升級,以幫助企業解決痛點,盡快復工復產,支持實體經濟。平安銀行推出的“新一貸快貸“,用戶只要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或在平安銀行個人貸款微信公眾號提交申請,最快10秒就可獲得貸款。據2020年報披露,平安銀行“新一貸”新發放貸款 1052.84億元,其中全線上貸款占比超70%。全線上貸款,也意味著打破時空限制,可以為小微客戶提供全天候7×24小時服務。

“讓有溫度的優質金融服務,普惠于民,造福大眾。”在踐行“有溫度的金融”具體路徑上,劉顯峰介紹,平安銀行持續推動端到端業務流程的線上化建設和改造,在堅持審慎穩健風險政策的基礎上,該行進一步完善智能風險定價策略,進一步拓展優質客群,提升服務實體經濟及小微企業主客群的能力;同時,強化存量優質客群經營,挖掘新的業務增長點,通過加大存量客戶的經營觸點,提升客戶粘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