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 偉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仨?020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雙城區委、區人民政府在工作中努力創新,以亮麗的業績,書寫了“十三五”壯麗篇章;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在近日召開的中共哈爾濱市雙城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九次全體會議上,雙城區委書記呂北罡在全會工作報告中提出:準確把握新發展要求,全面開啟雙城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新時代雙城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的關鍵五年。雙城區委、區人民政府將堅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擔當作為,傾力將雙城區打造成高品質食品工業之都,建設成高標準現代文明新區。
在產業項目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雙城區堅持把產業項目作為穩投資、促增長、利長遠的硬核驅動,正確處理存量與增量的關系,堅持內部挖潛與外部合作并重,推動產業項目建設提質增效。培育壯大骨干企業,關注現有企業投資動向,鼓勵扶持企業在產品研發、技術革新、品牌打造和市場開拓等方面提速升級,力促雀巢、老村長、盛龍酒精、龍江家園、娃哈哈、天順源、大眾肉聯等龍頭企業增資擴產、裂變發展。以萬科、韻達、產業電商園等項目為重點,加快建設具有集中采購和跨區域配送能力的農產品物流集散中心、線上線下交易中心,完善食品產業配套體系。圍繞乳制品、白酒、肉制品、禽蛋等10個優勢產業鏈條,推動優質食品加工擴產能、增效益,形成一批具有強勁拉動力的“領軍企業”“雛鷹企業”。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關愛落地企業,定期回訪、跟蹤扶持,以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來雙布局發展。立足產業基礎,配套關聯企業,延伸產業鏈條,進行補鏈招商。堅持以商招商、擇商選商,著力引進一批億元以上大項目,有效擴大項目增量。要做好稅源挖潛,系統梳理項目納稅情況,協調引導企業將更多的稅項留在雙城。開展“聚合力、大招商”活動,設立項目落地投產達效獎,激發全民招商積極性。全面做好項目服務。推動經開區軟硬建設升級,籌建雙城—扶余跨界一體化發展先行示范區,提升平臺服務功能。
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聚力鄉村振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農業經營水平,建設享譽全國的“乳城”“菜區”。
推進規模化提升。推廣希勤鄉、勝豐鎮土地流轉經驗,加快土地規模經營步伐。規范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引導實力企業參與農業經營,打造更多省市乃至國家級規模經營樣板。立足“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健全農民、企業、合作社等利益聯結機制,做好“規模帶富”文章,壯大村集體經濟。堅決遏止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
推進標準化提升。落實黑土地保護措施,加大水利、電力、道路、林網等基礎設施投入,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抓好生產資料、田間管理和農產品檢測等環節標準規范,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試驗推廣優特品種,凈化農資市場。加快現代生產方式和科技普及應用,完善現代農業園區功能。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向更高標準要效益。
推進產業化提升。深化與飛鶴等龍頭企業合作,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或農戶”模式,建設高標準有機大豆、青貯基地,擴大食用菌、中草藥以及蔬菜、雜糧、飼料飼草等作物面積,整合升級小型畜禽養殖場(區),打造一批優質綠色農產品原料基地,提高龍頭企業本地配給率。
推進電商產業基地建設,籌建云倉平臺,加快產業間的活力傳導和接力發展。
推進品牌化提升。支持綠色有機農產品申請認證,整合品牌商標,增強產品競爭力。
在城鄉品位提升上取得新突破
雙城區堅持建管并重,全面統籌,有序推進城鄉外在面貌和文化內涵整體提升,塑造更具韻味的滿洲故里、紅色名城、魅力新區。
實施城靚村美建設行動。對接哈爾濱市整體規劃,制定“十四五”期間城鄉建設路線圖和時間表。注重歷史文化保護,突出四隅整體連片開發,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抓好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和低效用地開發。堅持市容環境、基礎設施、拆違控違多管齊下,堅持整治改造與還路、還綠、添景相結合,開展綠色社區創建行動,讓小區變花園、廣場變樂園。堅持以“匠心”抓管理,以“潔化”促提質,以“序化”保暢通,以“亮化”增顏值,以“綠化”美環境。統籌美麗公路、美麗河道、美麗田園、美麗村莊建設,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向城鄉接合部、鄉鎮村屯延伸。
實施文旅融合發展行動。啟動“古堡新韻”品牌工程,深入挖掘雙城歷史文化內涵,推出一批文化研究成果。加強歷史遺存和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做好冰上活動中心、鄉村文化廣場等項目運營管理。開發以“殺豬菜”為代表的飲食文化品牌,叫響以“四野”為代表的紅色文化游,同步發展食品工業游、汽車歷史博覽游、農耕文化游,補好旅游產業短板,挖掘消費潛力。
在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上實現新突破
雙城區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按照民生需求優先級,有序安排實施一批重點民生項目,提升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
補好基礎設施短板。把解決城區供水問題作為一號民生工程,全力加快債券項目建設進度,鞏固集中供熱整治成果,回應社會最大期待。結合城市更新,抓好老舊小區改造,加快征收拆遷凈地進度,破除土地掛牌障礙,繼續引進品牌企業實施整體開發。
補好社會保障短板。把保就業放在突出位置,做好相關培訓和對接服務,確保需求群體有業可就。統籌做好失業、養老以及醫保、低保、社保和優撫安置等工作。
在平安雙城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推進“三治”融合。完善村民自治、民主協商形式。深化社區依法治理,廣泛開展普法工作,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網絡安全管理,引導群眾尊崇法律、遵守法律。
全力維護社會平安穩定。整合各類資源,推動“天眼工程”“雪亮工程”城鄉全覆蓋。常態長效抓好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推進政法隊伍作風整頓,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做好司法監督、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嚴懲司法腐敗,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繼續實施領導接訪日和包案下訪制度,全力化解信訪積案,及時回應群眾合理訴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