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快遞市場已經連續7年穩居世界第一,“快遞強國”已是行業共識。圓通一直以來就十分注重科技人才培養,致力于科技創新和研發。圓通的一名技術研發工程師胥春石,2020年為公司累計申報成功技術產品專利近30項,在他看來,如何把快遞業做得更大更強,正是像他這樣的行業科技人的責任和使命。
2017年,圓通牽頭承建物流領域首個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物流信息互聯互通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對快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2018年,江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胥春石便接下了圓通拋出的“橄欖枝”,搭上了快遞行業科技創新的“高速列車”,正式開啟了他的“專利”之路。
要做深入一線的“科技工人”
作為物流信息互聯互通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師及圓通創新產品需求經理,胥春石認為,科研肯定不是想象出來,或是空口說出來的,就得一步步踏踏實實干出來。“專心做好一件事”是胥春石工作的真實寫照。剛加入圓通時,面對全新的工作環境和領域,胥春石結合自己的專業,憑借一股子鉆勁和拼勁,向領導學、向同事學、向快遞員學、向操作工學,不做待在辦公室的“科研專家”,而是做主動深入一線的“科技工人”。
在胥春石申報的近30項發明專利中涉及到了快遞各個環節,涵蓋信息化系統、末端投遞設備、倉庫分揀設備、包裝設備等,這也都是胥春石和團隊持續主動深入行業一線,了解、熟悉、掌握業務痛點和需求之后的研發結果,不少專利為解決行業“頑疾”提供了思路、方向和方法。
專利不是一蹴而就,這背后需要無數的靈感和心血累積。去年10月,胥春石接到業務部門的一項研發需求。當時只有2個月不到的時間,胥春石接到任務后,立馬和團隊一頭扎進了實驗室里。“那段時間,經常是不知不覺一抬頭就發現窗外天已經亮了,很多同事忙得連洗澡的時間都沒有。”胥春石回憶道,“當最終取得了寶貴的試驗數據后,我們個個都樂開了花,之前的辛苦全都拋在了腦后。”
市場是產品最好的試金石
工作最大的意義是獲得認可與價值。對于產品而言,市場則是最好的試金石。
在胥春石看來,專利只有為業務服務,才能實現最大的價值。他的很多專利,往往都來源于業務部門的實際需求。比如基于態勢感知的移動設備管理平臺項目,就為圓通節省了數千萬元成本,也獲得了中國物流采購聯合會科技進步二等獎。此外,胥春石還入圍了圓通2020年度“最美圓通人”。
“專利是科技創新的基石!申請專利不僅是發明者的一種自我保護,也是維持行業、企業乃至個人創新精神的必然手段。”胥春石說,快遞行業專利的增多,正是說明這個行業正從粗放型向集約型和科技型轉變,有利于規范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如今整個行業都在轉型升級飛速前進,創新技術日新月異,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也希望行業涌現出更多、更好、更實用的發明專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