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健身行業冰火兩重天:疫情期間約一半線下健身房倒閉,“云健身”獲資本青睞

2021-02-22 11:22:21 來源:華夏時報

本報記者 楊仕省 見習記者 郭浩儀 深圳報道

近日,深圳多家健身企業推出“退款冷靜期”,即消費者辦卡后一段時間“冷靜期”內可予退費。這一舉動引起了不少網友“點贊”,一時沖動辦的健身卡,不用含淚一整年練完了。

回溯2020,健身行業可謂是跌宕起伏。根據消費投訴數據,健身行業是2020年深圳“商家跑路”投訴量第二的行業,共3630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領域健身”多家門店突然停業失聯,大批消費者權益受損,與其相關的投訴高達600多宗,大部分維權至今未果。

在頻繁“跑路”的行業亂象背后,可以窺見傳統健身房的核心競爭力正在逐漸缺失。

某健身機構的從業人員認為,傳統健身房的預付模式不但給消費者帶來經濟壓力,且消費者還會經常被課程推銷和續費要求打擾,這實際上很有可能讓消費者產生抵觸情緒,這一點可以從新型健身房的爆發中看出。“疫情加速了健身房從單一線下模式向互聯網新模式結合,不少新型健身房發展勢頭迅猛。對于各大傳統健身房來說,一大難關已擺在面前”。

另外,線上健身的發展在疫情期間迎來“東風”。一位知名投資機構的內部人士告訴《華夏時報》記者,疫情讓更多人關注到日常鍛煉對于生活質量的重要性,國民的健康意識大幅度提升,宅家運動、“云健身”需求被激發,除了線上健身品牌,家庭健身器械的市場也備受資本青睞。

線下健身行業大洗牌

整個健身行業正在面臨冰火兩重天。

去年突然爆發的疫情給線下健身行業帶來不小的沖擊。根據《2019-2020中國健身房市場發展白皮書》,疫情期間約有30%-50%的健身房倒閉,不少健身房徘徊在停業與試運營之間。

隨著疫情好轉,許多健身房開始恢復營業,但傳統健身房的疲態卻越來越明顯,而以樂刻運動和超級猩猩等為代表的新型健身房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2019-2020中國健身房市場發展白皮書》顯示,超級猩猩、樂刻運動等同類24h智能健身房正在加速占領健身行業的市場。

資本的介入,也給了新型健身房更多機會。天眼查數據顯示,1月7日,超級猩猩獲得股權融資;1月19日,樂刻運動完成新一輪融資,除了上一輪已入局的高瓴創投外,馬云旗下基金坤寶投資也參與了這輪融資。

根據融資項目的公開數據,可以發現資本更加青睞于頭部品牌。一位不愿具名的健身行業投資人士向本報記者解釋,頭部品牌被多輪扶持的情況其實很常見。目前融資數額比較大的幾個健身品牌,都是通過多年的資本投入的累積,形成了一定的稀缺性,而歷史資方也會傾向于持續輸送彈藥強化這種稀缺性。

那么,新生且小眾的品牌就沒有機會了嗎?其實不然。該投資人士認為,每一代的用戶都有其特點,隨著新一代的消費者的不斷涌現,會有更多的消費者去嘗試創新而富有個性的新生品牌。而當健身人群的認知不斷提升,他們對內容與服務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過時的品牌會在市場的更新中被淘汰,這同時也給了新生品牌很多新的契機。

新型健身房的火熱,離不開對用戶的關注。深圳樂刻運動某門店店長告訴本報記者,“辦卡賣課”是傳統健身房的主要來源,它們之中有些退費規則很不合理,用戶的消費體驗就會大打折扣。而新型健身房不采用“年卡”制,售賣方式以月卡或次卡為主,用戶可以直接在線上購買套餐,然后根據個人狀況制定運動計劃,進而預約和選課,在門店也不會有任何推銷行為。“新型健身房這對于用戶來說比較自由,自然就更容易被接受”。

同時,越來越多的新型健身品牌開始針對特定需求提供更加專業的服務。據深圳新型健身房CrossFit Moo的合伙人蘇陽介紹,CrossFit是一項提高綜合體能水平的運動體系,重心在于提升鍛煉者的體能,訓練過程有別于傳統的健美方式。還有一名健身領域的從業人員向記者透露,傳統健身房的主要訓練方向是健美,也就是對身體美學的專研。而一些新型品牌,比如說超級猩猩,他們的舞蹈團課主要是萊美,那是用娛樂的方式來達到一種改善身體健康的作用。

健身行業主要運營模式對比

資料來源:行行查,懶熊體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人才分流也帶動了線下健身市場的變革。一位新型健身房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健身教練是健身行業的中流砥柱,但如今一些有能力的資深教練們已經拋棄了傳統健身房,去了私教工作室或者新型健身房。“如果一個健身企業不能為教練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那么人才流失率就會越來越高,消費者就得不到良好的服務體驗,該企業就會被淘汰。”

經過本輪洗牌,線下健身正在向逐漸多元化、規范化發展。某投資機構的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疫情讓更多人關注到日常鍛煉對于生活質量的重要性,隨著健身人群認知的不斷提升,對互動與服務的需求將越來越高。而線下健身房將會朝著更能滿足消費者不同需求的方向發展,打造更具個性化的優質健身場景。

當健身也走向“云時代”

新型健身房頻頻冒頭之時,線下的生意卻難做了。

疫情爆發期間,所有線下健身房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但民眾健身的熱情不減反增,線上健身的發展迅速升溫。根據第三方咨詢機構QuestMobile的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2月,中國運動健身App行業活躍用戶規模快速上漲至8928萬,同比增長93.3%。

“云健身時代”讓智能健身行業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1月11日,國內智能健身龍頭企業Keep獲得3.6億美元F輪融資,軟銀愿景基金領投,高瓴資本、高都資本跟投,GGV紀源資本、騰訊、五源資本(原晨興資本)、時代資本以及BAI資本等繼續追加投資。本輪融資完成后,Keep估值超20億美金,比上一輪融資的估值10億美元高了一倍,其用戶體量也從2億增長至3億。

線上健身的強勢崛起,讓家庭健身器械也備受市場追捧。京東大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京東平臺啞鈴成交額同比增長60%;拉力器成交額同比增長109%;跳繩成交額同比增長56%;劃船機成交額同比增長134%;自營瑜伽墊成交額同比增長150%。另外,成立僅一年半的家庭健身品牌FITURE于2020年下半年完成了兩輪融資,總額約5.4億元。智能健身企業“金史密斯”也是接連完成兩輪融資,總額約2億元。

隨著國內疫情的放緩,今年線下健身行業開始恢復元氣,但家庭健身的熱度卻沒有因此降溫。阿里巴巴春節暖報數據顯示,2021年1月20日至25日,淘寶、天貓、閑魚上的健身類商品成交額環比上漲968%,成交人數上漲783%。其中,家用單杠、跳繩、健身踏板等居家健身器械成交額同比漲超100%。在閑魚上,家用單杠、橢圓機、動感單車成交額同比漲超40%。

同時,部分原來的消費者在疫情穩定后選擇“拋棄”線下健身房。消費者李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她和朋友已經不愛去健身房了。“疫情期間就開始嘗試在家健身,現在健身房重開,人卻懶了。去健身房要帶鍛煉的衣服和洗漱用品,還要搶器材,在家打開視頻直接練就行了。”

雖然焦慮,但線下健身行業并沒有失去信心。一位工作6年的健身教練告訴本報記者,在他看來,未來肯定會有更多希望有針對性提升的消費者,而在家跟著線上的教學視頻做動作,不僅容易出錯,還有可能會傷到自己,健身過程得不到保障。健身教練可以解決許多專業問題,還有幫助消費者計劃飲食、監督、陪伴等功能。“未來民眾健身的需求只增不減。對自身要求高的消費者自然會選擇線下健身場所。”

健身產業仍被投資客看好。在今年1月份的體育項目融資和并購事件中,有7起公布了具體融資金額,總額為35.27億元。另外,又3起僅公布融資體量,還有2起并未透露具體金額或融資體量。保守估計,10起公布具體融資金額或體量的融資、并購事件總計金額將超過35.5億元。

根據懶熊體育的報道數據,2020年全年國內體育相關公司的投融資金額約30.34億元。可以得出,今年1月份體育項目獲融資的金額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額。

這樣看來,線下健身領域市場依然可期。某知名投資機構的內部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健身行業在此次洗牌后開始優化升級,線上與線下兩大健身賽道也將在內容與服務方面相互賦能,線下健身市場將朝著更加多元的模式和發展方向邁進。“未來的線下健身房最需要的其實是更符合消費者特點的內容、更有趣的互動體驗與服務、以及更智能化更有效的硬件設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