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沖刺IPO的企業更期待新的發展機遇

2021-02-20 14:16:09 來源:財訊網

——國內中小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又添助力

去年3月以來,上市制度改革、注冊制逐步推開,為更多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創造了可能。

然而,日有關專家指出:眾多沖刺IPO的國內中小企業,需要的不僅僅是資本的對接,更多的還需要解決成長與發展等問題,他們更需要新的發展機遇——這就需要加強政府機構、資本和專業機構的主動和服務,形成社會資源和生態資源互通互聯的“閉環”。

社會力量加推證券市場注冊制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正處于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階段,科技創新領域優秀企業不斷涌現,然而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困難,公司規模擴充受阻。

對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羅民深表贊同:“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主力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始終受到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但我國的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融資困難、處于小規模運轉,發展空間受到嚴重限制。”

“據我們年來到各地企業的走訪調研發現,中小企業主要存在融資體制、成本結構、資源要素、盈利能力、市場競爭、投資預期、營商環境、政府支持、產業政策等痛點”。北京三達經濟技術開發合作中心副主任韓強也表示。

不僅是中小企業,另外一種創業團體——校園科研創業團隊,也面臨同樣的困局。記者從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金融創新中心了解到,高校創業者無論從個人素質、社會經驗、承擔風險的能力,還是外在的環境、資金、政策等諸多因素,都影響著他們的創業之路。

2月1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與深港產學研基地聯合主辦的“首屆IPO之路大賽”正式啟動。

“IPO 之路大賽的創辦,是基于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羅民說,“我們希望能通過這項活動全面助力中小企業快速融入資本市場,踏上新風口,加大產業賦能力度,推進全球科技創新高地的建設。”

社會多方面力量的加入與推動,將作為證券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有力支撐,無疑將推動中長期資金將會繼續入市,進而帶動更多中小型企業進入資本市場,為資本市場注入更多新鮮的、有活力的血液。

IPO 之路大賽承辦單位之一,博士后在線創始人樊木春告訴記者,本大賽覆蓋全國四大經濟帶和新一線城市,不僅設立了豐厚的獎金,還將即以賽事為契機,聯合千億級龍頭企業、金融機構與地方政府,全面助力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沖刺IPO。

“大賽第一階段目標是,在未來兩到三年,助力8-10家參賽企業成功登錄資本市場。”樊木春說。

產業生態為中小企業筑發展屏障

對于眾多走在IPO之路上的中小企業來說,成功上市的幸運者并非多數。那么對于被資本市場暫時拒之門外的“大多數”來說,蛻變與希望的前提就是:生存下來——這就需要他們具備較強的自我造血能力。

因此,在資本市場之外,創業生態系統將是中小企業發展的另一道強有力的屏障。

“健康的創業生態系統應具備資本、專利、創新精神這三個要素,這三個要素在每個國家中都不同比例地存在著。”先進制造商學院副院長姜延賓表示。

北京三達經濟技術合作開發中心與先進制造商學院在服務中小科創企業過程中有共同的感觸:科創企業需要政府加大政策紅利、優化產業升級、優化金融機制、推動科技創新。因此,“得知中小企業的這些需求點后,我們也在積極與各地方合作,為他們解決問題。”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金融創新中心主任王家昌認為,政府在雙創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IPO之路大賽以“政府引導+市場運營”的模式,將整合不同區域的發展優勢與產業優勢,實現產業互補,完善產業鏈條,強化產業生態鏈,最重要的是技術知識的共享與融合——這也是實現國內經濟大循環的重要路徑之一。

據IPO之路大賽組委會介紹,大賽將通過合作共建,多方參與協同的方式,聯合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黃河經濟帶、川渝貴經濟合作區與國內主要經濟高地城市——一方面,為參賽企業對接賽道龍頭企業、對接金融機構、鏈接資源,通過直接推動企業市場發展,帶來直觀業績增長;另一方面,則可集聚區域最優質資源,構建產業端與戰略端的融合新生態。

據了解,大賽的優秀企業項目將優先按當地的重點產業方向批量落戶。同時,大賽作為資源臺,將整合六大行業龍頭企業及研究機構落戶科研實驗室等各類創新載體,通過高端人才引進、前沿科技項目孵化落地,助力各地政府實現產業化發展。

大賽組委會預測,首屆大賽有望吸引超過10000家新興產業領域企業參與。“我們希望通過建立多省市、地區賽區的方式,加強全國范圍的創新合作交流與產業融合,碰撞出新的火花。”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