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700萬人在線就業,工作是“一起打游戲”

2021-02-20 14:11:30 來源:財訊網

整個2020年以來,宅經濟從物質消費向學、工作、娛樂等多維度延伸,隨著疫情常態化刺激,獲得加速催化。

尤其是在線文娛領域,據QuestMobile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用戶均每天在線娛樂時長已超過兩個半小時,其中主要在短視頻和游戲方面均耗時最久。用戶的精神消費需求正在進入爆發期,新的技術手段和產品創新,也讓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化。

依托全線上場景,電競陪練成為宅經濟持續火熱背景下的典型賽道,發展迅猛。電競陪練是電競產業生態中的重要一環,陪練臺已覆蓋上游到下游,既滿足玩家娛樂的需求,也提供工作機會,甚至為其中的佼佼者打通晉升職業賽的渠道。據比心最新數據,僅2021年春節黃金周(2/11-2/17)期間,比心APP用戶訪問量超2億次,新增用戶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00%。臺上各游戲下單總局數突破1000萬,較去年同期增長超350%。注冊電競陪練師較去年同期增長超150%,截至目前,比心臺已累計為700余萬電競陪練師提供在線就業崗位。

此外,比心陪練通過電競青訓體系建設、電競陪練師行業標準建設、電競教育校企聯動,為用戶提供專業化、職業化、多元化的發展路徑。魚耳語音APP和魚耳直播APP是基于用戶“技能分享”需求洞察的全新業務嘗試,通過構建音視頻等不同在線互動交流場景,為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技能展示空間。

業內人士分析,以電競陪練為代表的在線文娛“宅經濟”是中國多樣化、個化消費升級大趨勢下,企業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深化供給側改革、提供新供給的一種積極探索。這些前期嘗試為“宅經濟”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持續火熱打下基礎,而國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扶持的力度則為企業發展提供了發育壯大的土壤。

2015年,中央提出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上海也順應產業互聯網發展趨勢,正式提出了臺經濟的概念。如今的上海,正在積極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推動人工智能“賦能”在線新經濟。在《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關于在線文娛板塊,方案明確,加速發展網絡視聽,依托音頻、短視頻、直播和影視類載體,推進新興技術成果服務應用于內容生產。順應娛樂消費趨勢,重視用戶體驗,進一步推動網游手游、網絡文學、動漫電競等互動娛樂產業發展,支持線上比賽、交易、直播、培訓等。

2021年1月份,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草案)》也提出,“加快完善經濟發展格局,大力發展代表都市經濟發展方向的創新型經濟、服務型經濟、總部型經濟、開放型經濟、流量型經濟”。如比心陪練臺這類新業態就屬于創新型、服務型、流量型綜合經濟形態。

從市場規模角度,根據《2020年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電競用戶新增就達到了2600萬,貢獻了全球收入中的最大份額,并且首次超越北美地區成為最具商業價值的電競市場。圍繞電競產業形成的消費及業態初步成型,并在就業市場占據一定規模已成為事實。根據《數字內容就業創造機制及數量估計研究報告》對數字文化產業的調研估算顯示,目前數字文化產業的總體就業人數已經達到約3000萬人,其中全職就業約為1145萬人,為“穩就業”貢獻了重要力量。

圖片來源:《2020年全球電競運動行業發展報告》

新經濟、新業態的發展基于國家政策方向、市場發展階段、企業創新能力的多元助力。此外,每一代人生活方式的不同,也會導致品牌創新或者更迭,尤其在疫情這只“黑天鵝”的加速下,改變了人們的許多消費和生活慣,“宅經濟”的概念也在不斷覆蓋到工作、學、生活等更廣度領域,以電競及其衍生業態為代表的在線新經濟勢必會越來越深的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