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的燕窩事件在霸占了熱搜許久之后,終于以官方正式的立案調查結果報告畫上了一個句號。雖說現在辛巴仍然是各營銷號筆下的主角,但是燕窩事件已經不是營銷號的主要方向了。那今天,就詳細的跟大家盤點一下辛巴燕窩事件中那些被營銷號所謠傳的說法和事情的真相。
謠言一:燕窩是假貨,是糖水
真相:燕窩是合格產品,但確實存在夸大宣傳。
事情的發展經過是這樣的,微博“職業打假人”王海,發布一條附帶質量檢測報告的微博,微博內容聲稱辛巴燕窩就是糖水。一時間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辛巴方面表示送產品至檢查機構等待結果,但社會輿論并不給他喘息的機會。一些個營銷號更是像發現了食物的蒼蠅,蜂擁而上,利用辛巴燕窩創造各種話題,博眼球和流量。
在事情發展和延續了一陣子之后,辛選方面發出了公告。辛選表示送檢燕窩產品中,含有燕窩成分,并非外界所造謠的“假貨”,但確實存在因品牌方誤導的夸大宣傳。為保證消費者的權益,辛選方面決定率先替品牌方退一賠三,共賠付6000多萬。后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檢測報告也顯示,辛巴所售燕窩符合標準,是合格產品。
謠言二:辛巴被立案調查,面臨牢刑
真相:立案調查是行政調查,不存在刑事犯罪的行為
在辛巴燕窩事件發展愈演愈烈的時候,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表示已對辛選方公司“立案調查”。該新聞一經發布,引發各方的爭議和揣測。更有說法說辛巴被立案調查,或面臨牢刑等等。但其實,公 眾對立案調查普遍存在誤解,事實上,立案調查并非只有一種,而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于辛巴公司啟動的調查屬于行政調查,不是刑事立案,不存在涉及刑事犯罪的行為。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辛選方公司“立案調查”實則是燕窩事件發生后,廣州市白云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于辛巴公司履行正常的行政管理職能,與刑事立案程序分屬不同的法律范疇,有著本質且明顯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馬上要年底了,也到了營銷號最為猖狂的時刻。營銷號固有的老套路,就是“標題黨”和對內容的東拼西湊。以此來博的大眾的眼球,騙取點擊率和關 注度。人們都說,謠言止于智者,我們要時刻保持一顆警惕和理智的心,理智的對待網絡出現的各種輿論和瓜,警惕被無良的營銷號帶走節奏,帶跑方向。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