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說我們最熟悉的免費的義務教育吧!(跑題一下,作為80后的小編,沒趕上大學免費也沒趕上義務教育免費,這種痛,你懂得!)義務教育不花錢嗎?當然不是!只不過是國家稅收買單!據統計,2018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6135億元。在各級教育經費投入中,義務教育投入最多,達20858億元!
那么我們再算一下在線機構提供的免費課程。以一節免費課程為例,教學研發,信息技術,人力設備以及其他雜項的支出成本均攤下來不下千元。機構提供的免費教育課程一般是一個短周期課程,即5至10天的課程。那么運營成本至少50000元。假設這門課程一共有100人學習,平均下來每個學生的學習成本就是500元。
哪有什么“免費”教育,只是有國家、企業替學員們負重前行!
問題來了!國家提供免費教育是為了提高人民的整體文化素質,提升國家國力。為什么企業愿意自己掏腰包,讓學生來上課呢?
很簡單,這就是在線教育的一種營銷手段,就像超市里的免費試吃,化妝品專柜的免費試裝,網購平臺上個各種“免費購”活動……新型的行業或行業分支,消費者消費習慣,作為企業想要獲得市場,就要先讓人們產生消費習慣。現在,在線教育的發展還在獲客的初期,也就是企業培養消費者消費習慣的“燒錢”期。對于消費者來說呢,是能夠享受到企業最大讓利的時期
各位,慶幸我們正在一個新興行業誕生的時期吧,十幾或幾十年后,在線教育成了人們習慣的學習方式,那么誰還會為我們的免費學習買單呢?只有我們自己!
學員們吃免費餡餅的同時,也是一個甄別優劣的過程。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內容稱王”始終是企業發展的最終落腳點。無論是線下還是線上,教育的本質沒有改變。沒有優質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教學服務,再大的餡餅也不會好吃!
天上可能會掉餡餅,但是不會總掉。在線免費教育這塊餡餅能吃多久,小編覺得不會太久。時間不等人,小編不等大家咯,要趕緊多吃幾口餡餅去咯!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