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企業家訪談錄|唐小平:心若無極,乾坤自在

2020-12-21 16:40:15 來源: 千龍網

△ 新鑫孝康科技董事長、北京廣安企業商會創會會長唐小平

人物素描 >>

身材勻稱,聲音洪亮,從容自信,臉上總是掛著笑容,談吐風趣直爽,交談間深感其謙和睿智。從一無所知的投資新手,到自成一派的業界老兵,成績不斷積累,唐小平卻依然保持著一顆好學之心,在云波詭譎的市場中,或閑庭信步,暗暗蟄伏;或大刀闊斧,闖關踏浪。

記者:

唐總,我看到您的投資經歷特別豐富,涉及了文化、影視、大健康、創新科技等諸多領域,跨度很大。您是怎么考量投資方向的?

唐小平:

我一直主張投資要多元化。在創業初期,主要以投資咨詢和承辦大型會議、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為主。千禧年后,我將投資延伸至影視文創領域,譬如:2007年投資斯琴高娃老師主演的電視劇《老柿子樹》,于2008年3月在CCTV-8黃金檔播出;2016年參與投資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首部大型史詩電影《太陽河》,于2016年10月全國上映等。之后開始關注大健康領域,今年偏向于高新技術創新項目。

國際形勢風云變幻,資本市場也瞬息萬變,同時5G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經濟層出不窮,我每天都在學習這些新概念、新事物,投資側重自然也隨之調整,變則通,通則久嘛。

記者:

2020年最大的變量可能就是新冠了,這次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了巨大壓力,加速改變了當今世界格局,同時中國經濟結構、產業業態等都開始了深刻變革。今年,您公司業務受疫情影響大嗎?您是怎么看待和應對這種新形勢的?

唐小平:

很幸運的是,近些年我的運氣特別好,2014年~2018年投資了一些項目,近兩年收獲頗豐。

作為長期投資者,了解諸如新冠疫情在內的歷史性重大事件所導致的時代性變化十分關鍵。中國是遭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好在黨中央正確領導,沉著應對,積極組織各種力量,構筑起牢固的疫情防線,有效控制住了疫情,國民經濟較好較快地回歸了正常軌道,證明了我國經濟的良好前景和應對復雜環境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上很多其他國家,仍然遭受著疫情的沖擊和影響,經濟具有很大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和衍生風險。

聚焦國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具有特殊重要性。十九屆五中全會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對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出重要戰略部署,這種新發展格局可能會推動企業更加關注效率和生產力,可以預期,接下來更多的創新技術將會更快速地被應用于重點領域。

對此,我們應該自覺站位新發展階段,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孕育先機,在變局中開拓新局,抓住戰略發展機遇,新格局重塑發展新優勢。

記者:

唐總果然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緊跟黨的方針政策。2016年10月,政府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把健康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而在本次的“十四五”規劃中,再次強調“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據悉,您在大健康領域上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下嗎?

唐小平:

十多年,我確實一直專注于大健康產業,不過不僅僅是因為宏觀政策。我本人自小也是“懼怕打針”一族,每次去打疫苗都要磨蹭好久,更別提生病后的打針、輸液了;而且不說大病,即便是感冒,嚴重了頭暈頭疼、鼻塞發燒,感覺天旋地陷,難受得不行,所以,我一直認同:健康太重要、太幸福了!隨著年齡不斷增長,親朋好友身上的問題也逐漸增多,有的人患上慢病,余生可能都離不開吃藥;有的人罹患重癥,本人和家屬都十分痛苦;甚至有些人都已經走了,感慨卻也無奈,要是這世界沒有病痛該多好啊!

事業稍有起色后,我就利用閑暇時間學習健康知識,不論是中醫中藥,還是現代醫學、心理學、國內外康養理念、前沿醫學等,雖然深奧難懂,但也在不斷消化積累,希望未來有機會能做點什么。2006年,機緣巧合,我結識了生命信息調控技術的創始人張令玉先生。據他介紹,他的創新技術和產品可以輔助調理癌癥晚期等重特大疾病,還能解決食品安全和環境污染問題,我當時對此非常感興趣。張令玉先生不是科班出身的醫學專家,我難免半信半疑,后來在與其交往的十年中,他向我展示了很多積極的臨床病例,部分癌癥晚期患者使用他的產品后有明顯的效果。十年間,我同張令玉先生學習生命信息康復法,同時也遍訪了數十位中、西醫學專家教授和民間高手,研究出一套用組合拳對患者進行輔助調理的科學康養方案,有助于調理健康、減輕病痛、提高生命質量。2016年10月,在四川省廣安市成立了廣安生命信息康養中心,得到了廣安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生命信息科學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前沿科學,與傳統的中醫學或現代醫學有較大區別,部分公眾還不能接受和認可,推廣起來也有諸多阻力,我便于2019年5月注銷了廣安生命信息康養中心。之后,團隊為有緣份的朋友們提供健康咨詢和適合的康養方案。我經常反復強調,康養不是治療,也不能替代治療,康養是一種輔助調理健康、幫助促進恢復的先進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五年來,我們幫助了近千名癌癥晚期患者,科學的康養方案不僅有助于患者重拾信心、加速恢復健康,甚至延長生命,也將他們的家人從負面情緒中解放出來,積極樂觀地與患者一同闖過難關。這么多年的努力能幫助到別人,我真的非常開心,近些年的好運氣應該就是福報吧。

記者:

理解了,感覺您是一位很理智的人,那您遇到過投資失敗、吃虧的事情嗎?那時是否覺得特別沮喪或頗受打擊?

唐小平:

大家都是凡人,又不是神,誰敢說一輩子沒投資失敗或者吃過虧呀。我經歷過不少投資虧損或合作失敗的事情,虧損再大也沒有覺得特別沮喪,因為吃虧是福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靜下心來認真思考,知錯就改,知錯就堅決改。事實上,無論是盈利還是虧損,都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牢記過程中的得失,不斷學習、沉淀、完善、修正自我。投資,也是心態的競爭,一個好的心境有時就能決定投資的成敗。

至于吃虧上當,只能說吃一塹長一智吧。我也是從年輕時一路奮斗過來的,吃過不少苦,也有幸得過不少貴人相助,對此特別感激,所以,凡是求助于我的人,我都會全力幫忙。有時可能識人不清,借出去數百萬元至今“顆粒無收”;曾幫朋友擔保,結果人憑空消失,本息全由我來還……這樣的事情還真遇到過不少。

記者:

經歷了這么多不誠信的人和事,您后悔幫助別人嗎?之后與別人合作時,心里會有陰影嗎?

唐小平:

當然后悔啦,畢竟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我也心疼自己的勞動成果嘛,不過不影響我幫助別人,很多人是真的需要“拉一把”。年輕時也為此難受過,現在隨著閱歷增長,也不覺得什么了。總說“吃虧是福”,這句話真的不是自欺欺人。吃虧確實會讓我們遭受損失,但這只是外在的,只要保持心胸的開闊,保持心境的高遠,不因物質上的吃虧而破壞心中的平和與從容,那么,吃虧越多,受的委屈越多,我們的心胸反而也會越大,心若無極,乾坤自在。說得更通俗一些,做人做事需要大格局,別心“窮”,別與爛事糾纏不休,從長遠利益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出發,小舍即大得,處世即成事。

說到合作,一點負面影響也沒有。經濟發展一定要遵循歷史前進邏輯、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黨中央已經強調過太多次“命運共同體”這個詞了。當今的商業環境,我們不可能獨善其身,自掃門前雪,勿管他人瓦上霜的時代早已經過去,優勢互補、合作共贏才是正道,我從不拒絕任何合法合規的合作機會,力求行穩致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