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普法貓:企業合同糾紛建議,看完減少企業80%麻煩!

2020-11-17 12:01:44 來源:財訊網

合同糾紛是企業糾紛中最常見的據統計,我國每年的民事訴訟中約有60%為合同糾紛。每個工作日,大約有2.5萬起合同訴訟在全國各地法院發生。如果公司遇到合同糾紛目前還沒有法律顧問,不妨來看一下普法貓對合同糾紛訴訟給的幾點建議!當然,最好的還是快點找位合適的盡心的法律顧問,給你更多及時交流與支持!!!

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合同糾紛

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合同糾紛的內容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于導致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合同糾紛的范圍涵蓋了一項合同的從成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

預防建議一:合同簽訂前的法律風險控制

1.設立簽約主體資格調查制度。我國法律規定,經營活動的主體應當具有民事主體資格和經營資格。企業與沒有資格的主體簽訂合同,合同不但無效,還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

2.建立簽約主體資信調查制度。企業要調查合作方的商業信譽和履約能力。看合作方經營狀況是否正常,能否滿足履行合同項目的條件,避免對方不能履約。

3.完善代理制度。企業預先給銷售人員蓋有公章的空白介紹信或者格式合同,以方便其簽訂合同。這實際上是企業的一種授權行為,其中的法律風險比較常見,為此需要法律人士進行把關。

預防建議二:合同簽訂時的法律風險控制

企業合同種類繁多,內容復雜,往往存在很多陷阱。這里我們以買賣合同簽訂的風險為例進行介紹。要加強質量標準條款、交貨方式、付款條款、定金條款、違約責任條款、爭議管轄條款的審查。

預防建議三:合同履行中的法律風險控制

1.當心超過訴訟時效。民事糾紛的訴訟時效為兩年,應及時向法院起訴主張權利。對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的民事權利,應當采取簽訂履行協議或要求對方以書面形式承諾履行義務等方式進行補救。

2.超過法定期限或約定期限。《合同法》中許多法定權利的形式都有明確的期限規定,超過該期限,行使權也就喪失了。除此之外,還應注意貨物交付、合同變更轉讓的法律風險。

希望以上建議能給您帶來幫助,但是企業還是需要有專門的法務部門,這樣才能讓企業快速良好的發展。

普法貓,一家能夠提供全面法律服務的綜合性平臺。平臺已簽約數百名名律師,平臺匯集了活躍于多個領域的專業律師,給您一站式法律服務!!!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