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經常在電線桿、廣告牌還有網頁邊角會看到“出售銀行卡、電話卡即可賺幾百塊甚至幾千塊”這樣的信息。當看到這樣的信息,是不是感覺簡直天上掉餡餅?其實這很有可能是不法分子給你設下的圈套。
電話號碼實名制、銀行卡實名制、用工實名制……生活中越來越多的地方需要實名制,但為什么我們還會接到詐騙電話和詐騙信息呢?其實,很多不法分子在利用收購他人的身份,辦理的銀行卡和電話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涉及洗黑錢、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被收購的銀行卡到底有什么用?馬上消費金融(以下簡稱“馬上消費”)為大家做了以下總結:
1. 為詐騙等犯罪活動撐開“保護傘”
在電信詐騙犯罪中,犯罪分子會讓受害者將錢打進“幽靈卡”內,即使警方追查到此賬戶,由于是購買的銀行卡,將無法核實犯罪分子的真實身份。
2. 為洗錢等犯罪行為做“粉飾”
此類犯罪中,犯罪分子會先把資金存入購買的銀行卡內,再通過虛構交易的方式套取現金,實現資金的轉移。通過一系列的轉移將非法資金“合法化”。
3. 為逃稅行為貼上“護身符”
部分企業收購銀行卡,通過轉移存款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
馬上消費提醒廣大消費者,銀行卡一旦被收購很可能會被不法分子用于從事違法活動。部分出借、出租、售賣個人銀行卡的人員不僅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生活上也會受到極大的限制。
2019年12月16日,公安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下文《中國人民銀行公安部對買賣銀行卡或賬戶的個人實施懲戒的通知》(銀發〔2019〕304號),聯手懲戒販賣個人銀行卡和企業對公賬戶行為。《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條之二 【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也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器托管、網絡存儲、通訊傳輸等技術支持,或者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出售販賣銀行卡及對公賬戶行為,為各種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了便利,助推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打擊違法犯罪行為,斬斷黑灰產鏈條,需要每一位公民的支持。馬上消費溫馨提示,做好以下幾點,切勿成為犯罪分子的“幫兇”:
1. 廣大持卡人提高防范意識,妥善保管好身份證、電話卡、銀行卡、銀行賬戶等信息;
2. 對于廢棄不用的手機卡、銀行卡和對公賬戶,及時辦理銷戶;
3. 發現買賣手機卡、銀行卡和對公賬戶的違法犯罪行為,及時撥打110向公安機關舉報。(內容來自 搜狐網)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