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灌小微發力普惠金融,到打造“文化+科技”特色金融服務;北京銀行上海分行(以下簡稱“上海分行”)成立十三年來,立足上海,乘著政策東風,緊隨改革變化,始終堅持特色金融服務,用實際行動邁出了一個又一個堅實的步伐。
十三年來,秉承“為客戶創造價值、為股東創造收益、為員工創造未來、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企業使命,上海分行始終堅持北京銀行的特色品牌和定位,蓄力特色和優勢業務,保持資產規模穩步增長。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分行本外幣資產總額突破1900億元,普惠金融增量1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小微企業度過疫情困境、實現健康發展。
北京銀行上海分行成立科技文化創客中心,堅定服務上海科創中心建設
堅守普惠初心,助力中小企業發展
在當前經濟背景下,中小企業面臨經營挑戰,普惠金融在此時彰顯了強大的力量。作為深耕地方經濟的城市商業銀行,北京銀行一直踐行普惠金融戰略,致力服務中小企業,上海分行也進行了一系列金融創新,為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引入金融活水。
上海興未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感受到了上海分行普惠金融“溫暖”。興未節能科技是一家專業實施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新能源企業,在上海地區實際建成及并網發電多個分布式光伏項目。“分布式光伏項目是新能源行業,但是新能源公司能夠提供的電費收入和補貼都是未來收益、光伏設備需要先購買再安裝,也無法事先在項目啟動前作為擔保抵押物”。興未節能科技負責人感嘆道。
為幫助客戶解決快速發展和資金有限的矛盾,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上海分行從信貸政策、平臺建設、節能產品和機制人員等方面迅速響應,推薦客戶運用“陽光貸”產品。“陽光貸”是上海市政府為加快解決分布式光伏發展面臨的融資問題推出的項目平臺,上海市發改委牽頭設立風險補償資金池,形成可持續運作的政銀企風險分擔機制,實現互利共贏。作為首批獲得“陽光貸”項目試點合作銀行資格的2家銀行之一,上海分行通過實地考察、審核等流程,最終給予了興未節能科220萬的項目貸款。“作為一個新能源行業的民營企業,幸好有北京銀行上海分行的資金支持,我們企業的項目才能成一個、做一個、新簽一個這樣良性循環發展。”公司這樣感謝道。
在大力倡導普惠金融的時代背景下,上海分行致力于推動普惠金融的“可獲得性”,并積累形成了豐富的實操經驗。北京銀行在普惠金融領域有著多年耕耘的先行探索經驗,上海分行在上海本地成功制定了系列的普惠金融方案,包含準入條件、擔保方式、技術認定、放款條件、項目驗收、貸后管理等全流程的設計方案,堅持信貸資源傾斜,重點支持了小微企業的良性發展。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上海分行聚焦金融資源,運用普惠金融產品,積極保障中小企業的復產復工需要。北京銀行針對企業融資成本高的痛點,推出“惠轉貸”產品,即由政策性銀行向北京銀行發放較低成本的轉貸款資金,專項用于支持小微企業貸款及個人經營性貸款。該產品是北京銀行與政策性銀行攜手探索搭建的業務創新合作模式,通過轉貸款形式為普惠型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將金融活水引至小微實體經濟,幫助企業擺脫“融資難、融資貴”困境。
J·Tree吉樹辦公空間就是該產品首批受益的小微企業,疫情期間,作為一家一體化辦公服務運營商,吉樹在主動延緩租客支付租金的情況下,自身的現金流也受到影響。上海分行通過貸款綠色通道向吉樹發放了3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并給予優惠的放款利率,有效緩解企業經營壓力。J·Tree吉樹辦公空間僅僅是上海分行支持小微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該行已成功落地轉貸款業務合計16億元,服務于支持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超過500余戶,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截至2020年9月末,上海分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5億,同比增長22.78%。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戶數544戶,同比增長5.67%。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5.03%,同比下降7.54%。
堅持產融結合,打造特色金融服務
上海“五個中心”建設及“四大品牌”建設目標任務中,科技和文化是上海未來戰略建設的重點攻關內容。上海分行通過專業化經營、精細化管理,全方位與上海建設目標任務對接,舉要治繁,打造“文化+科技”特色金融服務。
上半年,上海分行成立了滬上首家科技文化創客中心。中心定位于“孵化器+加速器”,針對科技及文化企業開展“創業培育工程、導師大講堂、創業路演、精品私享會、投貸一對一”等一站式融資融智服務。通過打造“跨界合作窗口、創業孵化空間、資源共享引擎、成長共贏舞臺”四位一體的服務平臺,為金融及文化企業開展“私人訂制”專屬服務。
受今年疫情影響,上海分行將創客企業入駐時間進行了推延,自4月中旬逐步啟動辦理入駐手續。截至2020年6月末,上海分行創客中心入孵企業16家,會員規模851家,創客導師11名,合作機構13家,其中涵蓋企業5家,創投機構3家,行業協會2家,政府機構1家,律師事務所1家,院校1家。在短短的2個月期間,上海分行創客中心充分利用線上直播平臺,面向小微客戶群、現有入駐企業,舉辦線上課堂與渠道對接活動。累計開展8期大講堂活動,其中線上導師講堂4期,線下講座及研討會3期,專場投資路演1期,為小微企業提供政策解讀、金融知識培訓、稅務法規講解、影視版權講座等形式多元的活動。
科技金融方面,在創業板和中小板上市的中關村科技企業65%以上是北京銀行客戶。上海分行充分發揮北京銀行以往在中關村地區積累的成功經驗,將北京中關村模式結合上海當地區域特點進行推廣復制。截至目前,上海分行科技金融余額70.44億元。
科技企業“上海鐳昊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就曾遇到這樣的問題:鐳昊光電公司每接一批新訂單項目就要投入大筆運營資金,而用戶由于必須驗收才能通過,盡管有部分定金,也難以解決資金短缺隨業務而增加的難題。在上海分行240萬貸款資金支持下,該公司連續承接了幾個大的訂單,企業的營業收入大幅提高,企業的技術沉淀也得到豐富,計劃申請新的專利。
以金融促進科技發展為主題,著力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建設科技金融專營機構、打造科技金融評審體系、培養科技金融人才隊伍、提升科技金融風險辨識能力,使“科技金融”成為上海分行服務上海本地科技企業的閃光點,是上海分行一直努力的方向。
針對文化金融領域,上海分行也傾注了大量的精力。疫情期間,北京銀行推出小微特色“京誠貸”產品,專門用于支持受影響較大的文化娛樂、住宿餐飲等行業,通過信貸資金無縫續貸,高效審批,優惠定價,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截至2020年9月底,上海分行文化金融貸款余額24.89億元,戶數93戶。
上海西甲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擁有先進經營理念,高效管理團隊,運作經驗成熟的影院投資管理公司。在此次疫情期間,院線行業受到了極大沖擊,企業的資金現狀與生存面臨壓力。分行關注到文化企業的實際需求,與企業簽訂了“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銀企合作意向書。通過“京誠貸”產品,給予企業“應續盡續”、“應延盡延”,通過信貸資金無縫續貸,高效審批,優惠定價,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最終,上海分行為集團本部提供貸款延期,解決了企業因電影院無法運營造成的還款困難,并為其下屬的一家影院,提供300萬元“京誠貸”無還本續貸。
今年6月5日,上海分行與上海市廣播影視制作業行業協會共同召開“影視企業常見法律問題”專題講座,協會贈予分行“心系影視,熱情服務”錦旗,感謝分行對文化企業特別是影視行業多年的支持。6月18日,上海分行參加上海市宣傳部召開的文創企業融資研討會,明確專項扶持方案,以創新、版權、信用為核心,從個案出發,形成規模,構建創新融資體系。
助力區域建設,發揮跨境金融特長
上海分行扎根上海十三年,緊隨城市變化,全力服務區域經濟發展。今年正值上海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之年,圍繞這一戰略,上海分行在打造跨境金融服務品牌的路上奮勇前進。
目前,北京銀行與全球1000多家銀行建立代理行關系,連續發布“國際金融通”、“絲路匯通”、“保融通”和“自貿盈”等跨境金融服務品牌,實現了“客戶走到哪里、銀行服務到哪里”,為境內外企業提供全方位的綜合優質金融服務。
自貿區及新片區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金融對外開放的領航標,在這片改革“熱土”上,許多金融創新先行先試。在此基礎上,北京銀行成立了上海自貿區業務管理中心,實現分行國際業務特色化發展。截至今年9月底,該中心總資產規模突破220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20%,在服務自貿金融方面走在了同業前列。
上海分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出發點,緊密圍繞臨港新片區重點前沿產業,培育新興離在岸客戶群,又充分利用區內、境內區外和境外三個市場資源,為新片區企業提供跨境貿易、跨境融資、跨境債券投資、跨境資金管理等一體化綜合金融服務。
這些成績的取得,源自北京銀行為自貿企業提供貼心服務的初心。疫情期間,該行為自貿區內受疫情影響的2家企業辦理完成延期付息手續,并密切關注存量客戶復工復產情況,助力企業應對難關。與此同時,區別應對疫情對自貿聯動業務的影響,對癥下藥,對于非疫情管控重點區域分行的自貿業務需求,積極提供上門服務;對于疫情重點管控聯動分行的業務需求,在確保風險可控情況下采用應急方案辦理業務等。
除了自貿金融服務外,上海分行還緊抓“一帶一路”、進口博覽會等戰略機遇,圍繞“走出去”和“引進來”企業,以跨境貸款、內保外貸、境外債券投資等金融產品為抓手,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添磚加瓦。分行重點聚焦“一帶一路”沿線的機場、港口、鐵路、公路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并落地了俄羅斯波羅的海明珠境外銀團項目。同時,分行積極落實上海進口博覽會貫徹“越辦越好”的總要求,為進口博覽會參展商和采購商提供全球支付、自貿區金融、增信擔保、外貿結算融資、內貿結算融資、跨境人民幣、境外投融資等全方位金融服務,助力跨境貿易往來,進一步夯實外貿客戶基礎,努力開拓新局面。
北京銀行上海分行舉辦“創新與突圍”中資美元債論壇
10月15日,上海分行成功組織中資美元債論壇,為企業開展境外發債、拓展跨境融資渠道提供知識培訓、經驗分享和專業建議,為企業、金融機構、中介服務機構搭建一個暢通、高效的交流平臺,有力提升了北京銀行在境外債券領域的市場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境外發債是中資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優化境內外兩個市場資源配置的良好選擇,中資美元債發行量2019年達到216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2020年上半年,尤其二季度以來中資美元債市場表現出較快且持續的復蘇態勢,顯示企業境外發債需求依然旺盛,共有16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264筆共計1033.1億美元。在當前背景下,上海分行積極致力于拓展境外中資美元債市場,助力境內企業用好境外資本市場、打開境外融資窗口。今年1至9月,上海分行實現境外美元債同比增長100%并帶動分行本外幣存款增長。
實現輕資本業務跨越發展,是上海分行又一戰略方向。分行持續宣導國內信用證、福費廷、跨境信用證、結售匯等輕資產業務,前三季度累計開立跨境信用證38億元,同比增124.45%,開立國內信用證7.74億元,同比增100%,辦理福費廷業務3.4億元,同比增100%,開立非融資性保函19億元,同比增416%。
北京銀行上海分行與寶山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深入參與上海城市更新
未來上海分行將把握好“三大任務(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科創板、長三角一體化)、一大平臺(進口博覽會)”的重大機遇,以特色和優勢業務為著力點,夯實質量、提升效能,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推動各項業務穩健持續增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