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產業化進程的推進,許多行業開始基于多方聯合平臺進行建模協作。其中金融行業因其特殊屬性,更易于將信用建成數據化模型提升服務效能,進而再利用信息技術實現市場化運作,推動數字產業的形成和發展。
金融行業是應用信息技術最早、最全面的領域,因而在信用數據共享、發揮數據價值方面,相較于其它行業擁有更契合的優勢。在區塊鏈技術應用提出的早期,便已生成該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如今,區塊鏈技術應用已延伸至各個領域,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尤其成熟。
日前,馬上消費面向實時風控、反欺詐、反洗錢、聯合建模等場景,發起針對失信、逾期、疑似套現、疑似欺詐等多種數據類型,與金融同業機構和場景機構合作計劃,通過在安全計算平臺上搭建的準實時共享多頭借貸聯盟,與加盟合作方一起提供可信共享借貸黑名單數據。
數據建模在技術上通過區塊鏈的分布式架構、數字簽名、不可篡改、可追溯、去中心化等能力,連通鏈上及鏈下的數據,結合安全多方計算(MPC)的輸入隱私性、計算正確性、去中心化等特征,構建了下一代通用計算服務平臺,實現去中心化、數據保護、多方聯合計算和數據可信交換。
業內人士認為,馬上消費此舉對消費金融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既解決信用數據難以公開、數據不集中、密文特征提取困難、密文認可度低等行業痛點。還可以把風控數據的分析范圍從現有的金融信貸數據擴展至醫療、保險、交通等行業的信用評價體系中,生成更為精準的個體信用全息畫像。新技術都是在高速增長的同時,還形成了技術疊加,通過組合技術來實現一個商業模式。
高認可度信用數據的生成,在消費金融行業之間形成高效的數據互通,將更好的完成高信用度用戶的篩選,使金融服務形成更精準、更廣泛的覆蓋。不可篡改、可追溯的信用記錄的存儲對每一個用戶制定了“終身信用表”,既提高了借貸用戶的違約成本,又促進了用戶對信用的重視程度。同時在系統本身加密特性的條件加持下,又保證了用戶的隱私。馬上消費作為信貸風控共享平臺的發起者,為消費金融的長遠發展打造了堅固的基石。
中國進入數字經濟的時代,特征就是商業模式,特點就是數字化轉型??萍贾鹑跓òl新動能具有無限的潛力。馬上消費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金融數據共享、構建“風控聯盟”,是對現有的消費金融商業模式的數字化升級,促進行業由原來場景化的消費借貸模式到加密全息畫像的借貸模式的轉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