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 >

前三季度票據融資增加4368億元 同城票據網發揮服務實體經濟優勢

2020-10-16 14:53:19 來源:財訊網

2020年10月14日,人民銀行舉行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調查統計司司長兼新聞發言人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孫國峰、宏觀審慎管理局副局長趙先信、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出席,發布解讀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16.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3萬億元。短期貸款增加2.71萬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7.25萬億元,票據融資增加436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4720億元。

受疫情沖擊影響,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大了對市場主體的支持力度,同城票據網曹石金表示,票據融資的數字有所增加,主要是支持了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通過票據融資顯著降低了成本。因為票據融資的期限比較短,它的特點是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動性強,所以一般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

事實上,近期央行宣布開展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5000億元,中標利率為2.95%,與9月持平。此為央行連續三個月對MLF進行超額續做。有分析稱,這表明央行正在向銀行體系補充中長期流動性,釋放"穩貨幣"信號。

在宏觀經濟持續向好、供需兩側修復良好的情況下,央行將繼續施行常態化貨幣政策,松緊適度。貨幣政策將以穩為主,不會過于收緊,在流動性方面會根據需求給予足量支持。

結合兩者來看,同城票據網分析:10月MLF超額續作,也意味著央行有意遏制以同業存單利率為代表的中期市場利率上行勢頭,釋放穩貨幣信號。近期10年期國債收益率、同業存單利率均已明顯高于MLF利率,央行開展MLF超量續做,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而伴隨著流動性的投放,10月中期市場利率也有望結束此前持續上升的過程。專家稱,這意味著5月中下旬以來的"緊貨幣"過程有望告一段落,資金面將由"緊"轉"穩"。

曹石金表示:近幾年,我國票據融資在服務實體經濟上有了較突出進展,在社融規模中比重逐年提高,票據融資規模和交易量加快回升,成為中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困境的重要途徑,成為中小微企業獲得金融支持的重要渠道。

票據融資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主要有三大意義:一是在實體經濟運行中會產生大量的銀行承兌匯票,引導企業充分運用票據融資方式將會節約大量資金成本,提升企業信用。

二是通過央行票據再貼現工具,能精準定位扶持對象,使資源更有效地配置到重點領域,切實優化實體經濟結構。

三是為實體經濟提供便捷融資渠道和低成本資金,特別是有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提升了中小微企業獲得的資金可獲得性與融資效率。

為拓寬中小微企業票據融資渠道,央行積極創新開展標準化票據融資機制試點,以此打開中小微企業的票據融資空間,讓中小微企業享受到低利率融資。票交所正在加快推動線上供應鏈票據融資業務創新發展,推出供應鏈票據平臺,支持供應鏈票據通過標準化票據融資。同城票據網以自身匯聚和服務小額票據資產的強大能力,有效提高了承兌匯票融通的效率和安全性,恰如其分地彌補了現行票據貼現市場中小額票據資產融資難、融資慢的缺憾,切實解決了無法有效獲得商業銀行貼現服務的大量長尾小微企業的票據融資難題,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