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試妝、無感支付、古風新玩、手機電子錢包覆蓋越來越多有煙火氣的店鋪……今年暑期,各地數字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游客們像“開盲盒”一樣,用數字科技的方式開啟一次又一次消費新體驗,為消費恢復源源不斷注入新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水庫魚最快30分鐘送達
圖為美團買菜“荔枝大賞”頁面攝影
對溫度要求高的生鮮農產品而言,配送時效很重要。廣州市增城區石灘鎮石塘村“小佳荔”基地的荔枝,借助“30分鐘快送”的即時零售服務,送到消費者手上時常常還帶著晨露。北京密云水庫捕撈上岸的水庫魚,分切、冰鮮處理并包裝后,最快經過半小時配送就能到達消費者手中。
“魔鏡”試妝人氣旺
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太古里南區一家彩妝店的“魔鏡”,吸引不少消費者嘗鮮體驗。在傳統彩妝店,顧客需要在臉上涂抹試妝,既花時間又傷皮膚,而在這塊AR(增強現實)試妝“魔鏡”前,消費者不僅可以選擇各種品牌的化妝品,還可以選擇搭配成套的主題妝。并且,“魔鏡”還能展示化妝前后對比圖,能更清晰地見證妝容效果,為挑選購買合適的化妝品提供參考。另外,用手機掃描“魔鏡”上的二維碼,所購產品馬上下單。在沒有導購的情況下,消費者可以快速完成商品的挑選、試妝與購買。
“這個‘魔鏡’我已經用過很多次了,不用卸妝也能試妝,而且品牌多、色系全。”一位前來試妝的女士對記者說道。數字技術在城市商圈的多場景應用,使得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為消費者帶來全新體驗。
游客化身景中人 “沉浸游”
這個暑假可謂是“熱力十足”,不少景區拿出實招吸引游客。值得注意的是,隨著近年來傳統文化影響力的不斷加大,越來越多的游客前往沉浸式主題公園玩耍,借助現代數字多媒體技術和舞臺表演藝術,游客化身“景中人”深度介入景區項目中,沉浸式、互動式游覽,從聽覺視覺觸覺感受一座城市的文化洗禮,形成了集觀演互動、文旅融合和沉浸體驗于一體全新游玩方式。“沉浸游” 已然成為今年暑期文旅產業的新熱點。
“坐在只有河南·幻城劇場,看著地下的歷史人物,緩緩上升的亭臺樓閣,每一次變換都是一個時代。”游客小圓在社交平臺分享道。優秀文化和旅游資源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活起來”,讓“詩和遠方”與民生經濟巧妙的融合,形成了更多元化的旅游生態,創造出文旅消費新場景。
總的來說,數字化對各個行業的消費以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在未來,它將繼續發展壯大,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定制化的消費體驗,打造更為舒適的品質生活。
(綜合自:海外版、上觀新聞、中工網、證券時報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