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后,洛龍區多處花卉市場鮮花需求持續上升,訂單量激增,鮮花市場持續火熱。全力引進嶄新經營業態,以多重服務方式助力“花經濟”深化發展,洛龍區在不斷探索中,找尋到獨具特色的“城市花路”。
鮮花銷量持續上升
(資料圖)
8月22日上午,走進位于洛龍區定鼎門街道的洛陽新村花卉市場,300多個檔口內各色鮮花爭奇斗艷,市民游客聚集在感興趣的攤位前,與老板溝通問價。“七夕一到,玫瑰、百合、滿天星等鮮切花很受市民游客歡迎,鮮切花的銷量超過了平時的30倍。”據市場負責人徐黎明介紹,單支鮮花價格3元每枝,低于市場價30%左右,但紅色系玫瑰依舊是戀人們的首選,穩居銷量之冠。
作為七夕佳節必不可少的浪漫元素,玫瑰、百合等種類鮮花常被顧客大量預訂。“這是11支的玫瑰花束,寓意著一生一世,價格60元左右。除此之外,顧客也可以挑選21支、99支等。”一位攤位老板正在為顧客預定的七夕節花束進行包裝。“我們市場是經洛陽市政府規劃、批準建設的大型花卉市場,除了零售之外,也可以批發預訂。”徐黎明介紹,七夕前半月,洛陽市區便有600多家花店陸續前來進行批發訂購,據統計,該花卉市場七夕當日鮮切花的銷售額達到了近500萬元。
青年業態 打造特色花市
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洛龍區學府街道的南山花卉會客廳打破了傳統花卉市場業態布局單一的模式,這里不止賣花,還結合青年消費需求,整合生活家居、青年露營、文創產品、網紅輕食等業態,為市民游客打造別具一格的花卉藝術生活空間,以“花經濟”助力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為更好利用南山花卉會客廳這一時尚打卡地,也為了向花卉市場引流,七夕前夕,洛龍區在南山花卉會客廳舉行了花海音樂會暨青年聯誼會、漢服國潮文化節兩場特色活動,吸引近百名青年在此相聚。“活動舉行當天客流量達到了頂峰,不少青年在參加活動的同時,也對我們的鮮花市場感到濃厚的興趣。”該市場負責人李旺介紹,“19-20日的營業額達到了平時的5倍。”
據悉,今年以來,該項目業態逐漸豐富,為花市配套了倉儲物流園,擴大了業務輻射區域,同步推進苗木種植、鮮花交易業務,有效促進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同時和周邊已建成的果蔬采摘、民宿民居、青年露營基地等產業項目相互引流、良性發展,促進周邊村莊增收,實現以花興農、以花富民的目標。
多元融合 布局產業發展
在洛龍區另一處的李樓花卉產業園里,各類花朵植物惹人流連,集培育研發、智慧種植、交易展覽、科普教育、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于一體的園區內,市民游客穿梭其中欣賞選購,園內設有花木館、干花館、切花館、非遺館、電商館等,成為市民游客休閑購物,感受城區特色文旅項目的好去處。
“七夕時節,園區的鮮花銷量持續上升。”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可容納花卉產業攤位3000余戶,支持上下游配套產業商家2000余戶,帶動電子商務、物流、餐飲、住宿等配套產業發展。園區物流、花卉苗木周轉養護、員工生活食宿等,將由毗鄰的二南、夏莊、穆莊等村負責,實現產業項目與村莊融合發展,形成一條“花經濟”產業鏈,帶動村民增收。
下一步,洛龍區將充分利用現有的花卉市場資源持續發展“花經濟”,注重“花城”文化屬性,統籌好空間營造和文化提升,因地制宜布局牡丹、鮮切花、交易、展示等業態,不斷拉長鮮花產業鏈條,持續叫響洛陽“牡丹花都”品牌,讓來洛陽的游客實現不止在游園中賞花,還能四季賞花,漫步城中皆可賞花,為洛陽在“牡丹花都”基礎上建設“北國花城”提供堅實支撐。(來源:洛陽市洛龍區委網信辦 高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