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據皖儀科技(688600)2023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3.1億元,同比增長15.1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85萬元同比增長72.16%。這份成績單超出了不少人的預期。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皖儀科技新獲得國內發明專利 5 項,累計獲得 60 項;新獲得實用新型專利 12 項,累計獲得 107 項;新獲得軟件著作權 6 項,累計獲得 106 項;新獲得外觀設計專利 2 項,累計獲得41 項。持續的研發投入得到了相應的回報。
皖儀科技是一家以研發為驅動的企業,定位是精密科學儀器專業供應商,產品主要方向是在檢漏儀器、在線監測儀器、實驗室分析儀器和生命健康領域,目前已在檢漏儀器和在線監測儀器域實現了國產替代。皖儀科技以對標國際先進水平,以替代進口為目標,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和開拓創新,提供一系列能夠滿足替代進口要求的高端科學儀器。
2012年,皖儀科技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創新實踐基地),2020年建立了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皖儀科技持續加大研發人員的引進力度,與中科大等多所院校合作,研發團隊實力強勁,截至報告期末,研發人員數量達到508 人,占員工總數的 39.91%。上半年,皖儀科技的研發費用投入7441萬元,同比增長 9.79%,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3.97%,多年以來在行業內同類公司中處于高位。
據資料顯示,目前皖儀科技在研項目儲備充分,疊加國家層面2022年以來從補貼、稅收、規劃等多角度對高端儀器國產化進程的重視,皖儀科技有望依托良好的底層研發實力,有望在國產替代浪潮下成為中流砥柱。
從行業來看,質譜儀器國產化前景廣闊。據資料顯示,全球質譜儀市場將在2026 年將達百億美元規模。質譜儀至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發展史,構成包括進樣系統、離子源、質量分析器和檢測器等核心部件。2021 年全球質譜儀市場規模達77 億美元,主要被SCIEX(丹納赫)、安捷倫、賽默飛等國際巨頭占據,至2026 年全球市場將增至112 億美元;2021 我國市場160.3 億元,整體國產化比例還較低。2023 年前五月我國質譜進口金額53.90 億元,出口金額達到3.14 億元。進口、出口均價分別為77.27萬元、14.71 萬元;質譜聯用儀進口均價136 萬元,且金額占比56%,均為最高。
此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持續深化,國產科學儀器迎來發展的好時機。繼2023 年6 月13 日發布《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 年)》后,7 月11 日教育部辦公廳再次印發支持職業學校發展的重磅文件——《關于加快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重點任務的通知》(下文簡稱“改革重點任務通知”)。我們認為上述兩文件或將有力拉動國產科學儀器的需求。
《改革重點任務通知》要求開展具有國際影響的職業教育標準、資源和裝備建設。《改革意見》提出由我國職業學校牽頭開發,業內領先、基礎良好、產教融合特征顯著、具有較通知高國際影響力和認可度的30 個左右職業教育標準,100 個左右優質教學資源,20 個左右專業儀器設備裝備(包括但不限于設備裝備、教輔設備、生產線裝備、AI 或VR 設備)。到2025 年,形成一批具有較高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標準、資源和裝備體系,持續打造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化品牌,建立職業教育國際化品牌項目培育、發展和推廣機制,提升中國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實訓基地和實踐項目有望拉動儀器設備采購需求。《改革意見》提出到2025 年建成200 個左右全國示范性虛仿實訓基地,帶動各地1000 個左右區域示范性虛仿基地建設,推動職業院校技術技能人才實訓教學模式創新。同時要支持各地組織校企共同開發200 個全國性典型生產實踐項目,引導學生在真實職業環境中學習應用知識和職業技能。
據此,國產儀器企業有望持續受益。這眾多利好之下,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和開拓創新的皖儀科技,為一系列能夠滿足替代進口要求的高端科學儀器持續發力,業績有望迎來持續增長態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