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國教育報訊 (記者 董魯皖龍 通訊員 肖銘成)2023年暑期,北京科技大學組織近4000名師生、400余支實踐團奔赴全國各地,以“實踐繪就最美青春——為國奉獻筑新程,鋼筋鐵骨育新人”為主題,聚焦“鋼鐵脊梁助力鄉村振興”“求實鼎新服務首都發展”“滿井青年紅色尋訪與理論宣講”“鋼筋鐵骨青年成長成才”四大專項行動和“學思踐悟《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特色活動,在社會的大課堂上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2023年7月17日至8月1日,北京科技大學文尋校友與基層工作者尋訪調研實踐團來到山東省青州市的鄉村,開展社會調查。以了解鄉村發展狀況,講好鄉村振興故事,對接鄉村發展需求,探索鄉村振興道路的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調研期間,實踐團來到山東省美麗鄉村示范村、山東省綠色村莊、山東省最宜居住村莊——彌河鎮桐峪溝村,實地調查了解桐峪溝村因地制宜,引進企業資本,探索“土地規模化經營+美麗鄉村建設+三產融合發展”模式,“一地生四金、村莊變景區、舊址變新居”的嬗變經歷;以及該村凝聚民心,不斷提升村莊治理水平,連續四年零上訪、零事故、零案件和零疫情的治理成果。深入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級文明村、山東省美麗鄉村示范村、“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案例——黃樓街道郝家村,探尋郝家村由亂到治、由治到興的“蝶變”秘訣。來到彌河鎮王家老莊村,調查宗族文化的鄉村治理功能,以及閑散荒地治理提升工作等。
同時,實踐團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在郝家幸福院開展防詐騙普法宣講,幫助爺爺奶奶認識詐騙、了解詐騙、防范詐騙;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桐峪溝設計了多款文創產品,助力鄉村產業發展;和遠在云南安寧市光崀大村進行社會調研的西南財經大學“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開展了線上聯動,山之東、云之南,共同研討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中的實踐問題。
“人生萬事須自為,跬步江山即寥廓”。通過腳踏實地的社會實踐,實踐團加深了對“三農”問題、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理解。通過同學們的努力,把鄉村振興故事和基層干部精神,傳播向四面八方,講給更多人聽,相關推送閱讀量已過萬,得到了調研村莊干部和村民的認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