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簡稱“筑”,貴州省省會,面積8043平方公里,轄6區1市3縣,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與貴陽市實現融合發展,擁有國家級高新區1個、經開區1個、綜保區2個、航空港經濟區1個,2022年常住人口622.04萬,城鎮化率超過80%。
貴陽生態良好。處于北緯26度,平均海拔1100米,年均氣溫14.7℃,夏季平均氣溫22.4℃,夏季相對濕度73%至85%之間,森林覆蓋率55.3%,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100%,負氧離子濃度每立方厘米1500至3300個,夏季平均風速每秒2.9米以下,有“爽爽貴陽·中國避暑之都”的美譽。
花果園-濕地公園
【資料圖】
貴陽資源富集。已探明鋁、磷、煤等礦產資源40余種,其中鋁土礦資源儲量5.66億噸,占全國的12.66%;磷礦資源儲量14.84億噸,優質磷礦占全國的6.71%;煤礦資源儲量20.94億噸;有中藥材資源1993種,被稱為“天然藥谷”。
貴陽景色秀美。擁有7900多處旅游資源,1個5A級旅游景區、23個4A級旅游景區,全市已鉆掘出水地熱39處,已開發利用11處。兩條全長374公里、面積220萬畝的林帶環繞全城,1025個公園分布全域,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獨特氣韻。
貴陽交通便捷。域內縣縣通高速,全部鄉鎮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開通運營。高鐵線路聯通全國,貴廣、滬昆、成貴等高鐵在貴陽交匯,米字型高鐵網絡讓貴陽成為全國高鐵樞紐城市,已形成通達全國主要城市的“2-8小時高鐵交通圈”。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成為全國大型繁忙的機場(2022年開通航線217條)。
貴陽開放包容。是國家西部陸海新通道重要節點城市,打造了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等國家級國際性活動平臺,正加快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先行區。國際友城和友好交往城市24個,與198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2022年進出口貿易總額593.3億元,新增產業到位資金1650億元、其中工業項目占比55%以上。
未來方舟夜景
貴陽創新活躍。是國家大數據(貴州)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區,2022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5%,數字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超過49%,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指數達到55。建成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5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7個,高新技術企業1337個。
貴陽勢頭強勁。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921.17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接近8萬元;工業投資增長50%,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27.2%;綠色經濟占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市場主體突破100萬戶;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6242元、21925元。
2023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418.97億元,同比增長5.7%,增速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一產增加值88.21億元,增長3.2%;二產增加值896.33億元,增長5.1%;三產增加值1434.43億元,增長6.3%。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