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把水泵打開,大家再加把勁兒,趕緊把白菜苗種完。”隨著劉保社的大聲吆喝,輸水軟管里瞬間噴出的清水,灌滿了地頭的四五個水桶,王益民提起一個,跟在一個栽苗的村民后邊,一棵一棵地澆水。
近日,汝州市大峪鎮劉何村“鄉村振興產業園”“五星工坊”的試驗田里,駐村第一書記王益民,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保社,正帶著10多名村民搶種從原陽縣運回來的白菜苗。
這批白菜苗是河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選育的優良品種,每畝地定植3300棵,白菜成熟后每棵的重量在1.5公斤左右,預計畝產在10000斤左右,國慶節前成熟上市。
劉何村試驗種植高山夏白菜,是今年端午節放假前一天的6月21日,張曉偉、張紹文、王吉慶,這幾位蔬菜種植方面的專家,在劉何村調研大峪鎮建設以劉何村為中心的十字花科繁種基地時,作出的決定。
在那天的調研中,張曉偉說:“種得好,關鍵還要賣得好。搞農業科技,就是要支持產業發展,只要你們有需要?!北蛔u為“河南省蔬菜之父”的張紹文用“種巧賣好,讓群眾得利”9個字回應道。此次,劉何村種植的1畝高山夏白菜,就是在試驗田繁育收獲了白菜種子后,瞄準國慶節前的蔬菜上市淡季種下的。
“一年收兩季,畝產值目標緊追10000元。”王益民說,8月5日,村“兩委”干部到位于原陽縣的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考察學習時,河南省農科院園藝所葉類蔬菜研究室副主任魏小春,詳細介紹了高山蔬菜種植產業發展及園區情況,更加鼓舞了大家的熱情和干勁。(王國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