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頻道 >

公益項目可探索更多“打開方式”

2023-08-20 13:14:16 來源:廣西日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公益項目可探索更多“打開方式”

蘇 暢

微言有道

蘇 暢

主要為60歲以上老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務的長者飯堂,卻因其“健康”“方便”“實惠”等特性,成了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南寧市長者飯堂里的這一幕,無論是“無心插柳”,還是“順理成章”,都給我們一個啟示:公益項目可以有更多“打開方式”。

在人們的傳統認知里,公益就是奉獻、付出、不求回報,甚至有些“損己利人”的色彩。這樣的公益固然偉大,也能吸引不少熱心公益的愛心人士和社會力量,但很多時候只是短期的情懷釋放,時間一長,也就慢慢降溫了。

而南寧市的長者飯堂,卻有不一樣的“打開方式”。它為老人提供助餐配餐服務,可參與者不僅包括經營者,還有前來就餐的年輕人。他們熱衷于長者食堂,并不僅僅因為公益情懷,也不是在不求回報地奉獻,但他們的行動,卻為長者飯堂注入了長期生存和發展的“造血”能力。

在很多人看來,公益是純粹的、樸素的,不摻雜市場因素的。這樣的公益在運作上簡單而直接,很多時候能立竿見影,但有時也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例如前些年,一些衣物、玩具的捐贈活動中,志愿者辛辛苦苦把募集到的物品送到山村,但那里的孩子及其家人卻并不待見,其原因就在于供給和需求已經對接不上了。由此來看長者飯堂,它是由經營主體按市場規律運營的,不僅滿足老年人的用餐需求,同時也參與到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并取得普通消費者的認可。經過市場檢驗的飯菜和服務,反過來又進一步提升了其服務老年人的水平。

可見,長者飯堂的運營是多贏的。其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來用餐的老人們,在民政部門的補助下,老人可以以更實惠的價格用餐;對于前來就餐的年輕人而言,雖不能享受補助優惠,但也得到“健康”“方便”“實惠”的用餐體驗;而長者飯堂的經營者,既做了公益,也減少了收支上的壓力,并且還有發展前景。對于長者飯堂這一公益事業而言,這樣的多贏局面,最終受益的是公益事業本身。

像長者飯堂這樣,從關注人們的參與方式、受助者的實際需求、援助者的互動體驗以及市場化運營規律等方面出發,許多公益項目還可以探索更多新鮮有趣、廣受歡迎、多方共贏的“打開方式”。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