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買房和租房你更傾向哪個?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1年新青年居住消費報告》(簡稱報告)顯示,18-35周歲的新青年買房意愿高于租房,近半數不接受長期租房,其中女性占比更高。
報告顯示,租房仍是新青年的主流,約49.2%的受訪者目前正租房居住,約45.3%受訪者的居住狀態是自有住房。
對接受長期租房的新青年來說,經濟、方便、便宜是主要考慮因素。實現1小時“通勤自由”,則對在一線及新一線打拼的青年尤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當下新青年的租房痛點仍然不少。其中,工作不穩定導致更換住處占比45.5%,虛假房源信息多占比41.1%,安全隱患、維修責任無人承擔、房屋質量差及克扣押金等,也是租房時遇到的顯著問題。多重因素影響下,約48.9%的受訪者不接受長期租房,約28.9%的受訪者表示視情況而定。
報告提到,新青年買房意愿高于租房,不過從各地房價看,要想“上車”并不容易。從35城新青年套均購房總價看,有28城已過百萬。排名前五的為北京、深圳、上海、廈門、杭州。
數據顯示,從購房成本看,長沙是新一線城市的房價洼地,廈門套均總價僅次于北上深。如果以“房價收入比”及“房租收入比”衡量城市的居住自由指數,貴陽、哈爾濱、長沙等地居住負擔較小,一線城市居住負擔更高。
買房壓力大,但在一線城市租房成本也不低。以整租一居室的月度套均租金衡量,一線城市套均租金明顯高于其他能級城市,北京達到4640元。新一線城市中,杭州、南京及蘇州為代表的新一線城市,租金相對較高。
報告認為,租金占據房租收入在10%-30%之間較為合理,租金過低影響居住品質,租金過高則會帶來沉重的居住負擔。2021年度,除北京、上海及深圳外,35城中的其他城市均處在租金舒適區間范圍內。
如果綜合考慮“房價收入比”及“房租收入比”,新青年居住自由指數排名前五的城市為貴陽、哈爾濱、長沙、重慶及沈陽,這些城市居住負擔相對較低。一線城市化居住自由指數約59.8,遠低于新一線城市的88.0。
報告還發現,當下近六成新青年正獨居生活,因享受獨居帶來的自由和清凈,女性獨居更有幸福感。同時,多數新青年傾向于購房獨居,兩居室小戶型是他們在人生“轉折期”的理想選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