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中推崇多子為福,希望子孫滿堂、家族興旺,因此繪畫及工藝品中常出現“百子圖”、“嬰戲圖”等天真爛漫的孩童歡樂嬉戲的場景,服飾上也經常能見到“連生貴子”的紋樣,表達著一種期盼。今天是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孩子們的節日,請隨我們一起欣賞四件“連生貴子”紋繡品,愿所有的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資料圖)
“連生貴子”紋繡品賞析
典藏部 倪葭
吉祥紋樣歷史悠久,普遍運用象征性的手法,將祈福納祥、驅惡辟邪的愿望,借助圖形呈現出來。“連生貴子”紋也稱“蓮生貴子” 紋,深受大眾喜愛,顧名思義,該紋樣表達出民眾期盼家族人丁興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連生貴子”紋繡品,將古人對于子嗣綿延的追求,借助娃娃、蓮花與蓮葉的組合表達出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收藏有數件“連生貴子”紋繡品,既有肚兜和坎肩等服裝,也有方形與圓形的繡片,下面一一進行介紹。
圖1:晚清“連生貴子”紋肚兜
絲
寬54厘米 長49厘米
“連生貴子”紋肚兜(圖1)正面使用黑色緞,背面為藍色綢地。肚兜為方形對角設計,上角裁去成淺凹狀,無系帶。肚兜中心圓形圖案的主題為“連生貴子”。圖案上方鑲有一條黃地紅花的機織花邊。圓形圖案居中位置有一胖娃娃,頭梳雙辮,著藍圍涎、紅肚兜、綠褲子,手持花枝立于蓮花之上。他身邊圍繞著蓮花、蓮藕、鯉魚、石榴、茨菰等,蓮花下的三道弧線象征水紋,也暗示著蓮花來自水中。細觀肚兜中的蓮花,可發現為蓮花和石榴的結合體(或牡丹與石榴的結合體)。石榴多子,牡丹富貴,將石榴與蓮花或牡丹結合,體現出對子嗣綿延、發家致富的強烈期盼。肚兜主要采用齊針繡法,娃娃、水紋、大部分花和葉以斜平針齊整繡出,絲線排布細密均勻,花卉花瓣和水紋之間留有水路,使之成為輪廓線。少部分花瓣和葉片以雙色套針繡法繡出,展現出花與葉色彩層次的自然過渡。使用斜平繡法表現花莖,線條利落,表現出枝蔓的曼妙變化。
圖2:晚清“連生貴子”紋方繡片
絲
55×55厘米
“連生貴子”紋方繡片(圖2) 正面使用黑色緞,背面為藍色菊紋暗花綢地。黃地藍花的機織花邊圍鑲出圓光形,圓光下方四層水波上現出蓮藕,其上生發出蓮花、蓮葉和雜花。盛開的蓮花中端坐著紅肚兜娃娃,四周祥云繚繞,仙鶴飛翔。繡片整體采用斜平針法齊整繡出,花朵、荷葉、祥云用多色彩線繡成,色調豐富。
圖3:晚清納紗繡吉祥紋一字襟坎肩背片
絲
肩寬34厘米 下擺寬43厘米 身長55厘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納紗繡吉祥紋一字襟坎肩背片(圖3) 正面鑲邊使用黑色緞,背面為藍色綢地。這種坎肩又被稱為“巴圖魯坎肩”(據說最早穿這種坎肩的為清代的武士,“巴圖魯”即滿語“勇士”的意思。坎肩后來在民間流行,也叫做馬甲、背心,為滿族便服,無袖,穿著方便。坎肩套在長袍外面,有明顯的裝飾作用。先為男子穿著,后不論男女均可穿著,此件坎肩,從紋飾圖案及徑圍推測當為女性服飾),一字襟,指服飾前片在胸前上方橫開,外觀呈“一”字型,坎肩四周鑲邊,一字襟上釘有七個扣袢,左右腋下各釘三個,合為十三粒,也就是俗稱的“十三太保”。遺憾的是,此件納紗繡一字襟坎肩僅留存背片,紗繡以羅紗為地,黑緞暗線滾邊,依照羅紗的經緯格局施針,用彩絲戳納而成。其中既有大塊的色彩對比,如較大的花朵,又有細巧精致的部分,如連生貴子、獅子滾繡球、花卉佛手、螽斯柿子、黑兔等吉祥紋樣,特別是在背片的中心位置,有一孩童立于蓮葉之上。
圖4:晚清三藍繡“連生貴子”紋圓繡片
絲
直徑31厘米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三藍繡“連生貴子”紋圓繡片(圖4) 正面使用紅色緞,背面為黑色緞地。此件繡片由外向內有四圈裝飾,分別為黑色緞包邊、鑲黑地黃藍色花卉紋機織花邊、藍色緞子滾邊,鑲白地藍色花卉紋機織花邊。中心為“連生貴子”主題圖案。圖案下方是四節蓮藕,上有蓮花與葉。孩童站在蓮花中心,一手持石榴、一手抓住身邊鯉魚吐出的云氣。此圓繡片以三藍繡為主。三藍繡即使用藍色系中的深、中、淺色絲線繡出裝飾紋樣。雖然名為“三藍”,其實從白至深藍的過渡色階可以不只有三種,過渡色越豐富,漸變效果越自然。此圓繡片除三藍之外,蓮藕和孩童的身體使用了淺米色絲線,孩童所持的石榴使用了由紅至粉白的“三紅”繡法,孩童頭上的圓月使用了金色。
晚清三藍繡“連生貴子”紋圓繡片局部:圓月、石榴、云氣、蓮花、蓮葉與蓮藕、鯉魚
從形制方面看,“連生貴子”紋肚兜、“連生貴子”紋方繡片與三藍繡“連生貴子”紋圓繡片,三件繡品不論紋樣的載體是方是圓, “連生貴子”紋均居中呈現,也就是圖案紋飾在中間位置,在“連生貴子”紋的整體布局中,中心的孩童突出醒目,飽含寓意的蓮、藕、魚、鶴及雜花環繞周圍,分布對稱,主題突出。
在色彩運用上,前三件藏品用色豐富,既有高純度的硬色,也有色彩變化微妙的軟色。配色方面最具巧思的是三藍繡“連生貴子”紋圓繡片,以三藍繡為主,使用濃艷的紅色緞為地,形成強烈的紅藍對比。在紋樣的中心部位,也就是孩童的手中還有一枚石榴。我們一般會將目光投射在人體中心偏上的位置,也就是頭部到前胸的位置,孩童本身就是此圖案的中心,孩童手托的石榴正好是在胸前,是中心中的中心,重中之重。這顆三紅繡法的石榴就被安排在這個“核心”位置,中和了以三藍為主的單調色彩,起到了“萬藍叢中一點紅”的吸睛效果。“榴開百子”是多子的象征,造型飽滿、色彩艷麗的石榴一直是藝術家鐘愛的題材。將紅石榴放于孩童手心,無疑是再次加強對 “多子” 期盼。這件繡片雖然刺繡針法并不高超,甚至人物、花、果的造型都不十分準確,但如此匠心的設計,確實令人拍案叫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