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城市經濟 >

每日熱文:傅聰大使:不應把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混為一談,不能以“去風險”為名將中國公司逐出歐洲市場

2023-06-25 10:38:54 來源:環球網


(相關資料圖)

2023年6月20日,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傅聰大使出席瑞士stars基金會舉辦的中歐關系對話會,同stars基金會董事會成員、China Macro Group(CMG)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陳瑞華(Markus Herrmann)進行對話。

陳瑞華: 回到“去風險”問題,歐盟將很快公布經濟安全戰略,中國是否對此感到擔憂?在中國方面,2020年4月,中國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就已經強調要加強供應鏈和產業鏈的穩定與安全。您對此有何看法?

傅聰: 首先,我們理解歐盟和歐洲國家提高供應鏈韌性和生產能力的愿望。其次,應正確地看待經濟安全,不能人為夸大,不能以經濟安全為由阻礙自由和開放貿易。再次,不應把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混為一談。據我了解,歐盟相關條約規定國家安全屬于成員國的專屬權力,歐盟介入國家安全問題并不合適。因此,不能混淆經濟安全與國家安全。

但不幸的是,華為的例子向我們預示了夸大經濟安全問題可能帶來的影響。就在前幾天,歐盟以國家安全和“去風險”為由,發布了涉及華為和中興的報告。我此前反復要求歐盟澄清所謂“去風險”的具體內涵。如果這就是“去風險”的措施,確實令人擔憂。這相當于把中國公司逐出了歐洲市場,不是正確之舉,中國、中國公司甚至其他國家都不會接受這種做法。歐盟政策可信度和單一市場可預測性也將遭受嚴重損害。因此,我說這實際上與歐盟宣揚的所有理念背道而馳。

你提到中國政策,我們確實在推動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主席有關最新講話非常重要。習主席指出,我們之所以堅持自立自強,不是要閉關鎖國,而是有人想把中國排除出全球供應鏈。大家都知道美國在半導體方面的所作所為。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能怎么辦呢?顯然,我們不得不發展自己的生產能力。習主席還表示,中國將敞開大門,只要是愿意同我們開展貿易與合作,我們都歡迎。

我想再次以華為為例。華為被排除出歐洲5G核心網絡,但愛立信和諾基亞等歐洲信息通訊公司并沒有被中國市場排除在外。這充分表明,盡管中國強調自立自強,但我們沒有采取類似歐盟正在慫恿成員國采取的這些措施,即把外國公司逐出市場。在信息通信行業,即使在歐美國家打壓華為和中興等中國公司的背景下,中國也沒有這樣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