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近日頻繁發出高溫預警,端午假期期間北方多地區持續高溫,未來幾天炎熱的氣溫將會持續,甚至北京的氣溫一度超過了新疆火焰山地區。高溫對人們工作、生活、旅行造成嚴重影響,那么高溫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動力電池有什么影響呢?會不會導致車輛更易發生自燃呢?
圖片來自中央氣象臺
高溫對電池有哪些影響?
(資料圖)
首先一點是肯定的,動力電池對環境溫度有一定要求,過高或者過低都不好。因為一般情況下新能源車主流電池均為鋰電,一般是三元鋰或者磷酸鐵鋰,他們的正常工作溫度為20~50攝氏度。
動力電池的電化學反應是電池中化學物質在充放電過程中的變化過程。在電池中,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存儲著大量的活性物質,這些活性物質在充放電過程中會發生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或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鋰電池在高溫下會變得不穩定,容易發生化學反應,導致電池內部壓力上升,從而影響電池的安全性。此外,高溫還會加速電池的衰減和老化過程,降低電池的壽命。
當溫度超過60攝氏度時,過熱的環境會使電池正極材料發生分解,磷酸鐵鋰電池的表現稍優于三元鋰電池。正極溶解會導致材料結構變化和晶格破壞,一方面導致高電壓區充電容量減小,另一方面造成活性物質間接觸阻抗增大,鋰離子遷移速率降低,最終使電池失效。
簡單點說就是:
1、續航里程下降:在高溫下,電池內部化學反應加速,導致電池的放電容量減少,從而影響車輛的續航里程。有研究表明,在高溫環境下,電池的放電容量會下降10%以上。
2、充電速度減慢:在高溫下,電池的化學反應速度加快,會使電池的充電速度減慢。這主要是因為電池內部溫度上升,鋰離子擴散速度加快,導致電池的極化電壓升高,從而降低了充電效率。
3、電池壽命縮短:高溫會加速電池內部材料的化學反應和老化過程,從而縮短電池的壽命。有實驗數據顯示,在高溫環境下,電池的容量衰減速度會加快3~5倍。
當然,如果只是40多度的氣溫,一般是不會對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造成直接影響的。首先汽車結構復雜可以認為是不良導熱體,其次動力電池一般都設置在底部,有相對獨立的空間。而且設計之初都考慮到了炎熱氣溫的影響,并經過深度測試。即便氣溫高且經過長時間暴曬,電池倉的溫度一般不會太高。車輛行駛的時候,汽車溫控系統會介入工作,可以給電池冷卻,會控制在合理的工作溫度區間。
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在高溫環境下注意汽車的使用:
1、選擇合適的停車位:在夏季高溫天氣下,盡量將車輛停放在陰涼處或遮陰處,避免長時間暴曬。此外,停車時盡量避免靠近熱源,如墻體、其他車輛等。
2、調整充電時間:在夏季高溫天氣下,盡量選擇在早晚溫度較低的時間段充電,避免在中午等高溫時間段充電。此外,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充電速度較慢的方式充電,有利于降低電池溫度。
3、適當調整駕駛模式:在夏季高溫天氣下,可以選擇經濟模式或節能模式駕駛車輛,避免激烈駕駛或頻繁急剎車等操作,有助于延長電池的使用壽命。
4、定期檢查電池:在使用過程中,定期檢查電池狀況,如電池電量、電池的工作溫度等。如果發現電池工作異常,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停車冷卻、充電等。
雖然說汽車在設計的時候,已經考慮到極端炎熱的情況,而且電池倉不會因為氣溫炎熱而增加自燃風險,但是經過暴曬之后,車內溫度會非常高,有可能造成人員中暑等嚴重后果,大家夏季高溫天氣用車,需要注意自身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