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HiShorts! 上海“純純欲‘動’”優秀動畫短片五周年特展日前落幕,歷年入圍主競賽動畫單元的短片中,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有鮮明的作者風格和成熟的動畫技術。HiShorts! 廈門短片周主競賽征片本周啟動。
HiShorts!已經舉辦4年,主競賽分為劇情、紀錄、動畫、實驗、商業、MV,吸引大量本土年輕動畫創作者和海外華人動畫導演投稿。
對于此次展映的武俠風定格動畫短片《無二》能夠獲得國際電影節的青睞,導演劉勱坦言自己也曾走過不少彎路。從廣告行業半路出家的他在決心進入熱愛的動畫領域之時,原本想避開二維、三維動畫,而從倚重手工藝的定格動畫入手。
作品慢慢積累,劉勱愈發覺得要在行業立足,需要一塊敲門磚,那就是做出獲得國際電影節、動畫節認可的作品。選材的時候,他坦言:“因為不是學院派出身,我選了有武俠風格有武打動作的故事,這是非常代表中國代表東方的影視元素,以賽博朋克的視覺去表現得很有未來感,也是對我們此前《風雪山神廟》《風雨廊橋》等基于傳統故事的一種突破。”相較于三維動畫賽道,劉勱認為在定格動畫領域,全球都處于傳統的工作室模式,中國有許多手作人,物流和網購平臺都具備很大優勢,早在1979年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攝制的木偶動畫片《阿凡提》就獲得過奧斯卡最佳短片榮譽獎,“從DNA上我們是有比肩世界的可能性的。”
在HiShorts!過去的集中展映里,觀眾不僅看到定格動畫、版畫動畫、水墨動畫、剪紙動畫,還有脫胎于中國民間藝術特色的巖畫動畫、皮影動畫等。
“現實題材的最大意義,就是能夠帶來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價值。”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陳波說道,《超級肥皂》等經典作品到現在依然歷久彌新,就是源自對現實的思考和批判,“前輩藝術家用巧妙的方式,讓孩子也能看懂,等孩子長大了再回過頭來看,又能看到不一樣的內容,很有意思。”在帶學生上創作課的過程中,陳波也產生了一些隱憂,學生的劇本有很多同質化的內容,基本都是圍繞學校展開,深深感到他們缺乏生活的經驗,“我們不僅應該提倡大家去關注現實,更應該投身現實,從現實中汲取營養和力量。”
16年前,一部叫《幸運星》的動畫帶火了日本一個不太知名的城市——埼玉縣的春日部市,大量的觀眾看了《幸運星》后來到取景地拍照“打卡”,寫游記再次傳播,春日部市也抓住機遇,專門為《幸運星》打造主題旅游街區。
為什么會觸發“動漫巡禮”的行為?在動畫電影《姜子牙》制片人高薇華看來,通過一部影視作品,這些粉絲或者“朝圣者”走進一個基于現實而高于現實的共同世界,當他來到動漫中的實際場景,對照眼前的模樣和動畫片當中的場景時,會發現心中所想有了實景,距離作品里的虛擬人物好像近了一步。粉絲們通過互聯網集結,就會成為一種“朝圣”。
“中國有很多文化策源地,我到了之后會覺得既驚嘆又遺憾,因為我看不到故事,看不到人物,只有剩下的建筑。”高薇華感慨。但是當年輕人看完《大魚海棠》再次走進福建土樓,或許就可以看到和網友共通的精神世界。她看到:“網上形成討論后,觀光式的旅游會變成參與式的旅游,粉絲會主動集結并組織活動,創作者、當地的旅游部門和粉絲這三方力量會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在國內會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