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上個月的新聞:美國制造業數據已經衰退,但是服務業依然強勁。
美國不到20%的GDP來自制造業/工業,而77%的GDP又服務業貢獻。所以,盡管美國的制造業已經出現了衰退,但是服務業依然強勁,而且由于服務業占比大,所以經濟較有韌性,市場炒作AI+軟著陸甚至不衰退。
【資料圖】
今天的最新海外PMI數據不及預期。
歐洲
(1)歐元區6月服務業PMI初值52.4,創5個月新低;歐元區6月綜合PMI初值50.3,同創5個月新低,歐元陷入衰退的風險正變的越來越大。
(2)從細分指標看,歐元區6月服務業PMI錄得52.4,較5月55.1水平繼續下滑,創5個月新低。制造業PMI初值進一步萎縮至43.6,仍處于榮枯線以下,較5月44.8進一步下滑,創37個月新低。
美國
(3)美國6月Markit綜合PMI初值53,不及預期的53.5,5月前值為54.3。雖然創下三個月新低,但綜合PMI已連續第五個月保持在50榮枯線以上,表明私營部門出現增長。
(4)美國6月Markit制造業PMI初值46.3,創2022年12月以來最低,不及預期的48.5,5月前值為48.4。美國6月Markit服務業PMI初值54.1,略好于預期的54,5月前值為54.9。
從(1)和(3)可以看到,海外的經濟總體還是在擴張區間,因為PMI大于50,相反,中國的PMI就是小于50。
但是從(2)和(4)我們也可以看到PMI的分化,也就是制造業已經陷入衰退并加劇,但是服務業景氣度遠好于制造業景氣度,依然處在擴張區間,所以海外的經濟依然是處在制造業和服務業劇烈分化的冰火兩重天。
衰退到底會不會到來?除了PMI數據會不會繼續超預期下滑之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3月10號左右發生的硅谷銀行類似事件會不會進一步的發酵?
當時硅谷銀行、第一共和銀行、瑞士信貸各種發生事件之后,市場傳言德意志銀行出現相關問題,而德意志銀行則是在全球金融系統當中舉足輕重的大銀行,但是最后沒了下文,就有一種看小說看到一半作者跑路的感覺。
所以在那之后市場開始走復蘇道路,因此大型銀行問題是決定衰退的關鍵,PMI反倒可能對市場沒有那么大的影響。市場AI護體,PMI不及預期根本不算什么。
$中概互聯網指數ETF-KraneShares(KWEB)$$納斯達克綜合指數(.IXIC)$$上證指數(SH000001)$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