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治愈再次出鏡,我卻看到了人性的惡
葉檀乳腺癌治好了,接下來,她需要做的是每隔三個月復查一次,健康飲食,健康生活,堅持到第五年,第十年。
(相關資料圖)
這些話都是她在鳳凰財經專訪欄目自己說的,沒有必要懷疑,如果真的有危險,她現在也沒心思出來接受采訪,更沒心思坐在鏡頭前分享自己的經歷,因為真的癌癥晚期無法治愈,大概率是爬不起來的。
對于她的康復,在評論區,有一部分網友的看法是這樣的:
1、看看那個臉色,黑乎乎的全是斑,這是治好了嗎?
2、以為病魔也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3、后悔賺來的錢沒有人繼承,大把的鈔票白瞎了,
4、經濟學家被經濟了,
5、如果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都只能呵呵了,
6、忽悠了不少人,錢掙得也不少了,人命也快沒有了,
7、沒有家庭,即使事業再好,錢再多都沒有意義,因為違背人類規律,
8、幸好選擇了丁克,不然把自己折騰壞了就開始折騰子女了,
9、做過不少的孽,賺的也是缺德的錢,都是要還的,
10、不生孩子的女人都容易得乳腺癌,
等等等,
評論區,祝福她好起來的可能只有三分之一。
我和葉檀女士沒有私交,寫這些純屬是有感而發。她覺得自己治好了,再次出現在媒體,分享她自己的治療過程、分享她對人生、工作、治病的思考,我覺得是非常有價值的,感恩她的這些分享,可以讓我們在遇到類似事情,迷茫無助的時候,多一些參考。
老祖宗早就告訴我們,生老病死是人生大事,沒有人可以逃脫。這些年,癌癥病人越來越多,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癌癥,它們不只會敲響有錢人的大門,也會敲響普通人的大門。
普通人得了癌癥,找不到好醫生,沒有錢,葉檀和普通人不同的是,她有好的醫療資源,還有錢。
一個人得癌癥是工作壓力、飲食、遺傳基因等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生過孩子的女人的乳腺癌的也不少,得乳腺癌和生不生孩子沒有必然聯系。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誰不是利己主義者?工作生活首先要想著保護自己,因為沒有人愿意看見你比他好,你不保護好自己,就有可能被別有用心的人傷害。現在的癌癥已經是常見病,不利己的窮苦人得癌癥的也不少。
至于為什么不生孩子,葉檀自己也說了,她沒有刻意去丁克,只是從工作開始,就全身心投入工作,不知不覺就成了丁克,如果可以重新選擇,她還會選擇事業,但也會考慮領養幾個孩子。
一個人選擇事業還是選擇家庭,一方面和個人意愿有關,更多的還是命運。我一個朋友,做律師的,事業很好,也很能生,懷孕天天出差,身體沒有任何影響,35歲生了4個。另外一個朋友為了生孩子,辭職到處求醫,就是懷不上,求醫10年沒懷上,離婚了。所以說,選家庭還是選事業,你做得了主嗎?命運說了算。如果家庭好,事業好,那是上天的恩賜,值得好好珍惜。
有人質疑她的專業性,覺得她配不上經濟學家的稱號。她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從歷史專業轉型到自己喜歡的經濟領域,這種精神已經值得我們學習,經濟學家財經專家這些稱號都是媒體和資本給她的吧?從人性來講,誰不喜歡名利呢?你給了,我就戴上唄。問題是,資本和媒體也不是傻瓜,他們也不會隨便包裝一個什么都不懂的人。
還有人說她為房地產和高位票唱多收割韭菜。現在和財經沾邊的大v誰不給資本站臺呢?你自己都知道是高位票,還要接手,又沒有人拿槍逼著你買。如果她收了你的咨詢費,忽悠你去接高位票,那是她騙子,如果是在公開場合說對一個票,一個事情的觀點,那就聽聽好了,廣告而已。
經歷過生死,很多問題已經想明白了,葉檀可以不接受采訪的,她愿意出鏡,我覺得,一方面是她有溝通的需求,記者愿意采訪她,她可以有渠道傾訴,另一方面,她性格使然,愿意做公眾人物,第三個原因,她愿意分享自己的經歷給大家,讓大家從她的經歷中學習一定的經驗教訓。
一個癌癥病人,病后初愈,愿意分享她的治病經歷,分享她對人生的新認識,是值得尊重的。
未來,癌癥可能也是大多數人無法逃過的問題,我們何必要戴著有色眼鏡看一個大病初愈的人。相反,我們應該學習她努力工作賺錢,萬一哪天真的需要面對,起碼可以有錢看病。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