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街坊鄰里縫補衣物
傳遞榜樣力量,點亮文明之光。6月21日下午,由中央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在河南省洛陽市舉辦,活動發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榜”,揚州市廣陵區曲江街道顧莊社區的“愛心裁縫”胡金海光榮上榜。
車庫里的補衣坊 26年免費縫補衣物上萬件
【資料圖】
今年76歲的胡金海,是顧莊社區顧莊新村的一名居民,也是近40年黨齡的老黨員。20多年前,胡金海病退回到揚州休養。身體康復后,閑不住的他便想著為左鄰右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年輕時學過裁縫手藝,他便在自家車庫踩下縫紉機,連續26年為街坊鄰里免費縫補衣物上萬件,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胡裁縫”,而他將自家車庫取名為“初心補衣坊”。
“老胡,請你幫個忙,褲子開縫了,等著穿?!薄皠e急,先坐會,五分鐘就好?!弊蛱煜挛?,胡金海接到鄰居梁永寶的求助。只見他接過褲子,戴上老花眼鏡,坐在縫紉機前,開始埋頭縫補,動作嫻熟老練,不到5分鐘,這條褲子就縫補好了。梁永寶直夸:“針線活就得找老胡,不僅手藝好,還不收一分錢?!?/p>
走進這間小車庫,占地僅有8平方米,卻擺滿了縫補工具和材料,一臺腳踩縫紉機、一臺電動縫紉機、一臺鎖邊機、裁縫剪、顏色各異的線和成捆的拉鏈,琳瑯滿目。車庫門前,胡金海還專門擺放了幾張小凳子,當他縫補時,鄰居可以一邊等待一邊聊天。
補破洞、改褲腳、換拉鏈,是胡金海每天干的活。雖然身材瘦小,但只要一坐在縫紉機前,在胸前黨徽的映襯下,整個人顯得格外精神。
他成了許多志愿者的榜樣
“退休不褪色”
“我之前一直在煤礦從事挖煤工作,得了賁門癌才選擇病退回來休養?!焙鸷Uf,隨著身體逐漸康復,他有些“閑不住”了,重拾年輕時的手藝,開始為街坊鄰里義務縫補,誰料這一干就是26年。
“金剪子”專改舊衣裳,不僅解決了老鄰居的“急難愁盼”問題,還帶領年輕人走上了勤儉節約的道路。胡金海說:“大家知道我手藝好,越來越多的年輕居民也來找我幫忙,皮包拉鏈壞了,換了一個繼續背;裙子勾破了,打個補丁,更時髦……”
2022年2月“江蘇好人榜”發布,胡金海入選,曾經的“初心補衣坊”也掛上了“好人工作室”的牌子?!安还苁墙K好人,還是中國好人,對我來說,都是一種激勵。我是一名黨員,對大家有益的事情,我會一直干下去?!焙鸷Uf,為了讓助人為樂不斷檔,最近,他也在和社區商量,準備“收徒弟”,以“傳幫帶”的形式,待他干不動了,義務縫補有人接著干。
網吧義務監督員、小區義務巡防員、樓道義務保潔員……年過古稀的胡金海,身份多、事情多,這種“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精神,成了越來越多志愿者的榜樣,大家紛紛學好人、做好人、幫好人,為小區營造出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
“好地方”好人多。截至目前,揚州共有305人(組)獲評“揚州好人”,205人(組)入選“江蘇好人”,67人(組)當選“中國好人”,32人榮獲江蘇省道德模范及提名獎,其中5人榮獲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周維忠當選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全市注冊志愿者92萬余名,志愿服務組織5400多個,記錄志愿活動28萬多項。 通訊員 王蔚潔 李娟 吳杰
記者 陳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