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的餐桌上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美食,色澤誘人,香氣撲鼻。南京“五紅”、揚州“十二紅”、蘇州“五黃”、無錫“五黃六白”......江蘇各地傳統風俗不同,端午大餐豐富多彩 。端午前夕,節令美食熱賣,江蘇人過端午都吃啥?
南京端午必備“五紅”菜,鴨蛋、莧菜銷量大漲
(資料圖)
烤鴨、莧菜、鴨蛋、龍蝦、黃鱔......南京人端午節的餐桌上少不了“五紅”。“五紅”即五種紅顏色的菜肴,相傳端午節吃了“五紅”,就會把“五毒”嚇跑,整個夏天都可以辟邪避暑。因此,端午前夕,南京的街巷菜場里總是格外熱鬧,鴨蛋、莧菜等“五紅”美食隨處可見。到了節日當天,烤鴨店門前總會排著長長的隊伍,許多老南京人一大清早就趕來買烤鴨。
△ 鴨蛋
三七八巷是南京最有煙火氣的街巷之一,老城南一半的美食都藏在這里。6月21日,端午節前一天,這里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沿街就有好幾家賣傳統手工粽子的小攤,熟食店門口也都排了不少的人。“老板,咸鴨蛋多少錢?”剛一走進三七八巷的菜場,就有一家賣鴨蛋的小攤。 蛋殼紅彤彤的烤鴨蛋2元一個,高郵特產的紅油鴨蛋10元6個,還有真空包裝的咸鴨蛋也是2元一個。攤主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臨近端午,來買鴨蛋的人格外多,最近兩天,每天都能賣出上千個鴨蛋。
△ 莧菜
紫紅色的莧菜是“五紅”之一,這幾天,它也是菜場里當仁不讓的“頂流”。“每年端午,莧菜都賣得特別好,幾乎每家菜攤都有莧菜。”王女士的小攤平時每天大概能賣二三十斤的莧菜,而當天上午兩個多小時就賣了40斤,“明天就是端午節了,這兩天買的人尤其多,一天就能賣100多斤。”在科巷菜場,上午10點左右,不少攤位的莧菜就已經售罄了。一家攤位的老板告訴記者,端午節吃莧菜是南京的傳統,早晨7點莧菜便賣空了。最近,莧菜的價格也有所上漲。“昨天的價格是3元一斤,今天漲到5元一斤了,估計端午節當天要漲到10元一斤嘍。”
△ 小龍蝦
小龍蝦、鱔魚等“硬菜”在端午節的餐桌上也是必不可少的。科巷菜場的水產攤位前人來人往,個頭稍小的小龍蝦每斤在15到20元一斤,個頭稍大的27到32元一斤,對蝦22到25元一斤。在一家水產攤位前,就一會兒的時間,前后三名顧客便把一盆對蝦買光了。“這幾天小龍蝦、對蝦的價格相比之前漲了幾塊錢,端午節當天會更貴些。生意特別好,對蝦一天就能賣幾百斤。”在三七八巷菜場的一家水產攤位前,不少市民正忙著挑選小龍蝦、鱔魚、黃魚。其中,小龍蝦的價格是26元一斤,鱔魚有35元一斤的,也有45元一斤的。
△ 鱔魚
黃鱔、醬牛肉、黃魚、莧菜、鴨蛋、粽子、黃瓜......70多歲的何奶奶買了滿滿兩袋菜,“明天端午節孩子們都回家吃飯,我把該備的菜都提前準備好了,烤鴨要過節當天買,明天清早再出門買一趟。”何奶奶是老南京人,她告訴記者,南京端午除了有“五紅”,還有“五黃”,分別是黃鱔、黃魚、鴨蛋、黃瓜和雄黃酒,“其實最傳統的是‘五黃’,后來演變成了‘五紅’。”
揚州人偏愛燒黃魚,“十二紅”是特色傳統
端午節在揚州也叫“五月節”,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揚州的端午節也充滿了煙火氣。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中說:“端午節的午飯都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
6月20日一大早,揚州陽光志愿者協會的董梅和龍頭關社區的工作人員便來到揚州城內最熱鬧的石塔菜場,他們要為社區的老人做一桌傳統的“十二紅”。黃魚、蝦、鴨蛋、莧菜……董梅拿出了長長一張購物清單,“揚州人的端午節非常隆重,除了包粽子、賽龍舟這些習俗,‘十二紅’也是非常有揚州特色的傳統。”董梅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現在年輕人可能已經不太了解“十二紅”的具體內容了,“‘十二紅’到底是哪些菜品也沒有定數,各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菜譜,但是老鵝、咸鴨蛋、洋花蘿卜、蝦、黃魚、莧菜這些基本家家都會購買。”雖然已經臨近端午,但是今年的食材價格并沒有漲多少,“蝦只有二十塊錢,比前一段時間還降價了。”
△ 揚州龍頭關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為老人制作的端午“十二紅”
回到社區,大伙便在日間照料中心開始忙活起來。“今年我們邀請了社區6名孤寡老人、殘疾老人,大家一起吃一頓端午宴。”龍頭關社區黨總支書記劉青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老人在家根本燒不了這么多菜,節日的氛圍就淡了很多,所以社區會做一桌“十二紅”,請老人們一起來過一個傳統的揚州端午節。
“今天我們做了紅燒老鵝、紅燒仔雞、紅燒黃魚、鹽水蝦、黃鱔燒肉、咸鴨蛋、糖醋洋花蘿卜、西紅柿炒蛋、炒莧菜、炒地三鮮、拌涼粉、西瓜十二道菜。”72歲的熱心市民華瑞全退休前是一名廚師,他告訴記者,“十二紅”主要取材于紅色的菜,即使不是紅色的菜也要通過紅燒等烹飪手法做成紅色的菜。
△ 黃魚
揚州為什么要吃“十二紅”呢?揚州市民俗專家曹永森介紹,“十二紅”寓意著一年十二個月都能鴻運當頭,“十二紅”要在端午節這一天中午吃,所以又叫做“嘗午”。
△ 洋花蘿卜
雖然菜品沒有定式,但是莧菜、咸鴨蛋和黃魚這幾樣一定是必不可少的。曹永森告訴記者,說到“燒黃魚”,揚州人似乎特別偏愛,甚至有“當褲子、買黃魚”的民諺。《真州竹枝詞》中有“買黃魚”一首詞:“歸來低與細君言,新到黃魚市口喧。只恐過時無處買,拼教當卻阮郎裈。”當掉身上的褲子去買黃魚,僅是一種夸張的說法,但也說明燒黃魚的確是一道端午時節的時令菜肴,深受揚州人的喜愛。
江蘇各地還有哪些端午飲食習俗
端午節正逢麥黃稻綠的夏初時節,江蘇從北至南的節令美食有相似也有不同。民諺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在連云港,端午節要飲雄黃酒,可以驅除病害。端午節這天,連云港人還會把粽子和雞蛋、鴨蛋或鵝蛋一起煮,吃完粽子還會再吃一個蘸鹽的雞蛋。
農歷五月,江南人稱“五黃月”。在蘇州、鹽城等地,端午節普遍有“五黃”的食俗,即黃魚、黃鱔、黃瓜、咸鴨蛋和雄黃酒。諺語有“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而黃魚、黃鱔、咸蛋黃、黃瓜則是端午時節的當令食品。
在南通,家家戶戶都會吃一碗五色雜成、寓意美好的家鄉菜,叫做“和菜”。將韭菜切成段,粉皮切成條、榨菜切成丁,雞蛋煎成蛋皮,加上新鮮的河蝦,再經過黃酒等調料的催化,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便完成了。除此之外,南通人在端午當天還會吃紅燒黃魚,內中配以大蒜瓣兒。
在無錫,端午則有吃“五黃六白”的習俗。“五黃”即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黃酒;“六白”即豆腐、茭白、白斬雞、小白菜、白切肉、白條魚。據了解,吃“五黃六白”可以清熱去火,也代表著美好、安康的幸福愿景。
通訊員 劉青 現代快報+記者 顧瀟 史童歌 杜雪迎 文/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