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靜安區人民法院召開“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新聞發布會,發布“第二批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典型案例”以及“2022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典型事例”。
記者了解到,本次入選靜安法院“第二批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典型案例”的十個案例,基本實現各審判業務條線全覆蓋。
十個“2022年度優化營商環境典型事例”既有案件辦理過程中總結的經驗做法,又有審判延伸方面的工作機制,體現了靜安法院為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服務保障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有力成果,也彰顯了司法推動穩就業、促消費的積極作用。
(相關資料圖)
“在‘某網絡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破產和解’案例中,我院積極踐行能動司法理念,認真審查破產企業的債權債務情況,積極與破產企業實際控制人、破產管理人、債權人進行溝通,促成破產企業與債權人達成破產和解,使得債務清償比例大幅上升,企業擺脫債務枷鎖逐步回歸市場,達成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新聞發布會上,靜安法院詳細通報了這樣一個案例。
為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
靜安法院形成相關工作舉措。
在組織保障上,成立院長擔任組長的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協調、全院各部門分工配合、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在工作機制上,制定《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工作的實施辦法》,明確各部門的工作職責,以及各項工作的責任部門、時間節點和工作要求。
在工作方法上,注重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積極向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等了解司法需求,召開座談會聽取行政機關、行業協會以及社會團體對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意見和建議。
在工作推進上,加大知識產權的司法保護力度,舉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月活動,發布知識產權審判白皮書,于世界知識產權保護日前后集中開庭審理宣判一批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刑事案件。
下一步,靜安法院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司法質效水平、強化數字法院建設、健全協作機制,為靜安區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保障。
記者:張琦
視頻:戚勐
編輯:陳攻
資料:靜安法院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