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國金融科技初創公司Curve在1月份剛完成的7250萬英鎊(約合1.02億美元)C輪融資的基礎上,通過眾籌平臺Crowdcube發起了新一輪股權眾籌,募集資金1000萬英鎊,以支撐其向歐洲和美國擴張的國際化戰略。
據悉,這家支付卡提供商僅是歐洲眾多風投支持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之一,這些公司正在以創紀錄的投資步伐進軍國外市場。根據PitchBook數據,截至5月26日,歐洲金融科技公司今年已經籌集了70億歐元(約合85億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這使得今年該行業的募資額有望大幅超過2020年創紀錄的71億歐元。
根據天空新聞臺消息,總部位于英國的移動優先銀行正在準備以超過100億美元的估值進行新一輪資金募集,將其目光投向國際市場增長,并提出了100萬美國用戶的增長目標。其競爭對手StarlingBank已于3月份募集了2.72億英鎊,用于擴大其在英國的貸款業務,擴展至歐洲其他地區并進行一些戰略性收購。其余機構則雙倍押注其海外擴張的野心。
進軍海外面臨諸多難題
對于在銀行、保險和經紀服務等受監管領域開展業務的初創公司而言,進入新市場可能異常困難且代價高昂。在基礎設施、獲取人才以及應對來自其他顛覆者和行業老牌企業的本地競爭方面,全球擴張已經成為一項艱巨的任務。“這是一個大規模的土撥鼠日,當從一個國家移動到另一個國家,一切都要重來一遍”,總部位于舊金山,主要投資美國和歐洲初創企業的FinVentureCapital的執行合伙人兼創始人LoganAllin表示,你必須設立一個新的監管基礎設施,重新建立品牌資產,獲取客戶,這和你在之前國家所開展的業務相同,因為之前建立的東西在這里沒有任何影響力。
最為重要的是,由于地域性差異導致其業務開展受不同司法管轄區監管,金融科技初創公司經常面臨拼湊的法規。Allin表示,由于州和聯邦層面的雙層法規,進入美國市場的初創公司將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與美國相反,歐盟成員國受益于所謂的護照系統,使得金融公司可以在邊境之間自由交易,幾乎不需要額外授權。同時,歐洲投資者也沒有忘記跨大西洋的困難。
即使只是擴展到歐洲的新市場,也會面臨一系列挑戰,其中之一就是文化差異。總部位于慕尼黑,曾與多家歐洲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HVCapital合伙人BarbodNamini表示,美國在文化上可能更加單一,但歐洲各國客戶的消費習慣卻各不相同。此外,金融產品和服務也可能因國家/地區差異而采取不同形式進行包裝。一家總部位于德國的數字保險經紀商表示,在英國他們有一個擴展內容保險產品包括租戶責任和意外損壞保險等,但在德國這些都是單獨的保單,這使得它比挑戰銀行更加棘手。
英國脫歐給歐洲帶來麻煩
意圖在歐洲拓展市場的金融科技初創公司面臨著英國脫歐帶來的問題。具體而言,當英國離開歐盟時,英國公司失去了允許他們在歐盟內以與在倫敦大致相同方式運營的通行權,反之亦然。總部位于柏林的移動銀行服務提供商N26在2020年2月公開表示其將退出英國市場,究其原因為英國脫歐問題,隨后表示計劃擴大其在美業務。10月份,為自雇人士提供商業賬戶的芬蘭初創公司Holvi也退出了英國市場,以應對大流行和英國脫歐后“不確定的監管環境”。
盡管英國脫歐確實給歐洲市場開拓帶來了麻煩,但它仍比擁有美國許可證簡單幾個數量級,因為雙方仍然具有類似的監管框架,并且處于同一時區。此外,Namini還表示,這些難題僅限于在受監管領域提供產品和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有很多歐洲金融科技初創公司,如B2B軟件公司向在受監管領域運營的公司提供第三方服務,但其本身并不直接受到監管。因此,他們會更容易擴展到新市場。(海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