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財經 >

郵儲銀行:“一流大型零售銀行”愿景能否如愿?

2021-06-07 09:56:46 來源:城市金融報

此前多有空缺的國有大行行長已經陸續補齊,目前六大行中,僅剩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行長之位空懸。如今,這一人選已塵埃落定。

5月31日晚間,郵儲銀行公布最新董事會決議,招商銀行前副行長劉建軍擬出任郵儲銀行執行董事、行長。至此,空位5個月之久的郵儲銀行行長之位,終于迎來主人。

曾供職招商銀行20余年

從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六大國有銀行之間掀起了一場“高管輸送潮”,月19日王江接棒劉桂平回歸建行之后,國有三大銀行行長均呈空懸狀態。而后,工商銀行行長廖林、中國銀行行長劉金相繼補位。目前,國有大行中僅剩郵儲銀行行長還未到位。

在郵儲銀行行長之位空缺的近五個月時間里,接任人選引發業內諸多猜想。多數業內人士猜測郵儲銀行行長將從其余國有五大行的高層之中遴選,劉建軍的到任出乎大多業內人士的預料。

公開資料顯示,劉建軍今年55歲,畢業于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從1995年至2000年,劉建軍歷任中國建設銀行山東省分行濰坊分行副行長、濟南分行副行長、德州分行行長。2000年,劉建軍加盟招商銀行,任招商銀行濟南分行副行長,2004年起,劉建軍歷任招商銀行總行零售銀行部總經理、總行業務總監,兼零售金融總部常務副總裁、信用卡中心理事長。2013年底,劉建軍升為招行總行副行長,2019年兼任董秘一職,主要分管董辦、人力資源。

作為一名“老招行”人,劉建軍在招商銀行工作20余年,全程見證并直接參與招商銀行兩次戰略轉型,其業務能力尤其是在招商銀行零售業務方面的貢獻被體系內外高度認可。

待劉建軍到任后,郵儲銀行行長體系將形成“一正六副”格局,劉建軍任行長,張學文、邵智寶、徐學明、曲家文、杜春野和姚紅分別為副行長。

郵儲銀行大零售轉型提速

股份制銀行的高級管理層到國有大行當行長的任命鮮有發生,而這卻是今年繼劉金升任中行行長之后的第二樁。種種跡象表明,劉建軍此次高升的背后自有深層邏輯。

從銀行戰略角度上來看,劉建軍行長的到來將成為郵儲銀行大零售轉型戰略提速的最有力支撐。

從劉建軍的履歷上來看,其加入招行零售條線的2004年正值該行提出“將零售銀行業務作為發展的戰略重點,逐步推進零售銀行業務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變革”。而后招行便走上了一條輕資本、高收益的發展之路,而在隨后幾年招行登頂“零售之王”的路途中,劉建軍也是關鍵人物。

再看郵儲銀行,坐擁近4萬個覆蓋城鄉的實體網點和數量龐大的個人客戶,具有先天的零售銀行資源稟賦,自成立以來始終堅守零售銀行戰略。2020年,郵儲銀行堅持“零售主導,批發協同”。零售業務提質增效,零售特色優勢日益凸顯。截至2020年末,郵儲銀行服務個人客戶6.22億戶,其中VIP客戶3,641.50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7.60%;管理零售客戶資產(AUM)達到11.25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超過1萬億元。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達到2.99億戶,全年交易金額11.16萬億元,同比增長57.42%;

然而,零售銀行戰略絕不是一勞永逸之事,伴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以及數字化時代的到來,郵儲銀行意識到加速新零售轉型迫在眉睫。就在這個時間節點,郵儲銀行迎來劉建軍這一“新帥”,前者有體量、后者有經驗,二者結合郵儲銀行的零售布局將駛向何方惹人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郵儲銀行在2020年報和一季報的業績表現在國有大行中都極為突出。截至一季度末,郵儲銀行資產總額11.96萬億元,較上年年末增長5.36%;負債總額11.21萬億元,增長4.97%。盈利能力方面,郵儲銀行今年前三個月實現營業收入773.30億元,同比增長7.15%;凈利潤213.27億元,同比增長6.08%。

資產質量一直是郵儲銀行的亮點所在。截至3月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0.86%,較上年年末下降0.02個百分點,不到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不良貸款生成率僅0.13%;逾期率0.79%,下降0.01個百分點;新生成逾期貸款態勢趨于平穩;關注類貸款占比0.50%,下降0.04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16.98%,上升8.92個百分點。

而此次“零售老將”劉建軍的加入,能否助力郵儲銀行克服挑戰,早日實現“一流大型零售銀行”的愿景,尚待時間證明。(盆盆)

關鍵詞: 郵儲銀行 零售 愿景 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