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房貸利率將出現上調開始流傳,這也引發了市場猜測北京地區房貸利率或將出現變局。4月8日,記者調查了北京地區多家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網點,發現目前還沒有接到房貸利率上調的通知,目前北京地區的房貸利率都是按照監管規定執行的,首套房利率都是基準利率加55個基點(市場報價利率),二套房利率加105個基點(5.7%)。盡管如此,一些股份制銀行還是出現了貸款緊縮的情況,更有銀行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該行已經沒有貸款額度。”
“淡定”的北京房貸利率市場
近期,多個熱點城市房貸利率將迎來一波上漲熱潮,引發業內關注,北京地區房貸利率走勢如何?4月8日,記者對北京地區多家國有大銀行、股份制銀行網點進行調查后發現,北京房貸市場仍處于“淡定”狀態,暫無上調跡象,其中六家國有大銀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的首套房貸款基準利率均為LPR+55(5.2%),二套房貸款基準利率為LPR+105(5.7%)。
一般而言,對于個人商業住房貸款新發放,貸款行將先確定地區差別化信貸政策規定的加點下限,再綜合考慮銀行業務、借款人風險狀況和信貸條件等因素,經借貸雙方協商,確定每筆貸款的具體加點數值。農行個貸部門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目前該行執行首套房5.2%、二套房5.7%的利率標準,暫未接到上調通知。
據銀行相關人士介紹,“目前房貸利率沒有變化,還是一如既往”。工作人員介紹說,房貸利率是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根據市場利率水平和客戶信用風險情況實行差別定價的,目前還沒有接到上調的通知。
除國有大銀行外,股份制銀行也有類似情況,廣發銀行北京分行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執行首套房5.2%、二套房5.7%的利率標準,近期沒有變化。
與其他一線熱點城市不同,北京市場的房貸利率一直比較平穩。對于北京地區房貸利率的表現,業內相關專家表示,目前房貸政策的基調是明確的,即“一穩一緊一松”。對合理的購房需求,往往堅持穩中求進的方針,即利率不會有任何變動。而且對熱點地區和部分額度不足的銀行來說,可能會出現輕微緊縮。至于松綁地區,則與各地的政策改革等相關,比如一些社保繳費時間長,沒有購房和貸款記錄,后續還可能進一步松綁。對北京市場而言,收緊政策的可能性不大。實際上,北京近兩年的樓市交易還是比較平穩的,貸款的發放相對平穩,此時收緊并不意味著什么。
有些銀行沒有貸款的額度限制。
盡管北京地區房貸利率并沒有出現上升,一些銀行已經開始收緊貸款額度。這種情況主要出現在股份制銀行中,一家股份制銀行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目前全國貸款市場上的放貸額度將出現一定程度的緊縮,銀行內部也有出現收緊的趨勢,但尚未接到正式通知”。
談到銀行間貸款額度松緊不一的現象,相關專家指出,股份制銀行與國有大銀行之間貸款額度松緊不一的原因不應是資金端的問題,即在流動性充裕的情況下,股份制銀行不會受到流動性限制,而更有可能是部分股份制銀行存在貸款集中度合規壓力。
銀行間的貸款差異與貸款額度以及落實房貸集中等政策相關,因此將會有各類不同的貸款表現。同時也表明房貸新規的集中管理正在積極實施。超量自然需要壓縮,當然也不是一蹴而就,畢竟還有兩年的緩沖時間。但是,如果隨后申請貸款的人增加了,利率也可能提高。
許多銀行都在醞釀超支壓力的解決方案。
去年12月31日,央行、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建立銀行業金融機構房地產貸款集中管理制度的通知》,明確了五個層次的機構分類,即中資大銀行、中資中型銀行、中資小型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
在這兩類中,第一檔的中資大型銀行房地產貸款占最高比例為40%,個人住房貸款占最高比例為32.5%,第二檔的中資中型銀行占最高比例為27.5%,20%。據已公布2020年年報數據的銀行來看,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5家銀行個人住房貸款均出現超標。
針對個人住房貸款占比過高的問題,相關專家表示,將有序降低各類貸款中的房地產相關貸款比例,新規對貸款規模增長的影響不大,超過部分將逐年消化。業內專家也表示,將根據住房貸款涉及的貸款集中管理的要求,加快內部資產結構調整,加大央票、國庫券、地方政府專項債、商業銀行債券等投資類資產的配置力度;在可控風險的前提下,加大普惠小微、消費貸款、新動能、新經濟、供應鏈金融等業務的開發。
新政調整后將對未來房貸利率變動產生什么影響?專家指出,對涉房貸款的集中監管要求更多地是在控制房地產貸款的增長,而對存量部分則著重于不同類型銀行間房地產貸款的規模結構調整,以便使不同集中程度的房地產貸款與具有不同風險承受力的銀行相匹配。從短期來看,個人住房供應,至少在存量上受到的影響可能不如預期。但是,在合規壓力下,收緊房貸額度可能是一個大趨勢,信貸供給減少可能會導致實際利率上升,這倒不一定意味著5年期貸款基礎利率(LPR)的調整,而可能是LPR加點的調整,或者是提前加點優惠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