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四月,高校畢業生春季招聘又拉開大幕。公開數據顯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為909萬人,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更多的海外留學生選擇回國找工作,這也讓求職市場上的競爭更加激烈。
在今年的春招中,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招聘的一線柜臺人員都有所減少,但金融科技類人才卻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1
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餑餑”
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大三學生 劉濟寧:我目前是拿了兩家錄取通知,然后還有兩家互聯網公司還在流程中。
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大三學生 楊正邦:目前已經拿了一家券商的錄取通知,因為我比較中意券商,所以其他家我就沒有再繼續看了。
記者了解到,在今年的校招中,金融科技專業的學生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搶手貨”。
張凱,是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的負責人,他告訴記者,金融科技專業的學生在大三期間,基本就被“預訂一空”。
深圳大學金融科技學院院長 張凱:到了今年第三年的培養階段,實際上很多金融企業都已經對這些學生有非常高的期待。
近年來,金融科技迎來行業數字化的新“風口”。據不完全統計,國有銀行中,僅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2021年度的校園春季計劃招聘總人數就超過1.5萬人。
2
金融機構加速數字化轉型 復合型人才需求量大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近年來,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提速,金融科技復合人才自然成為各大金融機構的搶手貨。
深圳一家銀行機構的遠程面試現場,會議室這端坐著的是企業的人力資源和用人部門相關負責人,而會議室大屏幕里的另一端是參與面試的畢業生。疫情期間,一些銀行機構紛紛加大了科技資金的投入,金融科技人才成為招聘的重點。
某銀行人力資源部總經理 蔡霆:今年我們大概全年應該招了2500個人左右,2500個人的分布主要是在金融科技類型的崗位。
如今,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金融科技公司都求賢若渴,開始加大了科技人才的招聘,金融行業已經成為金融科技人才的聚集地。
而金融行業的數字化、智能化程度越來越深,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復合型人才需求也隨之驟增。如今,國家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對于金融科技人才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