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的價格,美國有很大定價權,但那些大宗商品里面的大部分消費都在中國,所以現在市場上,大家預期大宗商品價格要繼續上漲,我們在輿論上、在政策的引導上,還是要穩定預期。
本身美國經濟復蘇所帶來的補庫存需求并不大,結果由于金融機構的炒作,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出現非理性的上漲,這對于中國非常不利的。”
“我不認為大宗商品價格這種上漲可持續,出現這種惡性的炒作,對我們經濟、尤其對我們資本市場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美國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已經對我們的資本市場帶來了顯著影響,我們應該降低美國對中國資本市場、對美國金融體系的影響,因為今年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就是美國的股市經過了12年的牛市之后,在目前市場利率水平上升的情況下,它會有怎樣的風險?這個需要我們進行評估,也需要我們做好預案。”
“如果說在貨幣政策收緊、流動性收緊情況下,美國的市場也出現了大幅的下跌,我們的貨幣政策是要繼續收緊還是要放松?我還是傾向于能夠適度放松,讓流動性減緩一些,讓我們的利率水平維持穩定。”
“像美國這個利率的走勢,跟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出現了背離,一方面貨幣在放水,另外一方面利率水平在往上走,顯然不可持續。”
“把去年的特殊性剔除,按照支出法來計算,資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大概是在35%左右,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大概是在21%左右。說明我們在這一塊明顯是偏高,而我們消費占比又明顯偏低,所以我們還是要想方設法來增加居民的收入。如果居民收入不增加的話,擴內需就成為無水之源了。”
“我們要更多地把擴內需放在中端消費上,因為中端消費可以拉動國產化的消費。高收入消費、奢侈品消費里面有相當一部分是海外的奢侈品消費。”
以上,是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今天(3月3日)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分享的最新精彩觀點。
李迅雷分析了拜登對華政策和美國現在推出的刺激政策,可能對中國經濟造成的影響,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同時,他還談到了對于近期大宗商品上漲的看法,在他看來,這種上漲是不可持續的,也是對中國不利的。
問答環節,李迅雷重點分析了對于擴內需的看法,認為關鍵還是要想方設法來增加居民的收入,并且對此給出了兩點明確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