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們買房最害怕掉進陷阱,他們害怕被開發商欺騙,買到爛尾樓,又擔心爛尾樓一直沒有盤活,最后拿不到房產證也住不進去,最后愁白了頭等不到房,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即便樓盤被盤活之后,還是存在一定的風險的。
房子已經被盤活了,還會遇到什么情況呢?
第一種:“假盤活”,這種盤活是存在表面上的,明明一定確定了交房的時間,結果開工幾天后就繼續停工,然后就沒有后續了。俗稱“盤了個寂寞”。
第二種:“爛尾式盤活”。這種盤活就是復工之后再次爛尾,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復活失敗”。
不過,也有不少的爛尾樓真正的盤活成功,今日,我們要說到的就是“復活失敗”的爛尾樓,這個爛尾樓來自鄭州,它就是“紅亨垣商業廣場”。接下來,我們抽絲剝繭,將發生在這個廣場之上的故事娓娓道來。
2004年,這個廣場最早的開發商獲得了土地,當時他為土地定義為工業用地,當時,這塊土地可是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此處的交通優勢極其明顯,只要將其建成,就不需要擔心沒有商鋪入駐,即便是客流量都不需要過多的考量。但是,這些都只是外在條件,開發商本身的內在因素還是出現了問題,他們的資金鏈斷裂了,沒有辦法償還這些集資戶的理財款。
之后,為了償還這些債務,鄭東新區的有關部門決定將這個樓盤拍賣,前提是,接盤的開發商必須將前一位開發商之前欠下的債務全部還清,2018年,這個爛尾樓以8億的價格被接盤,然后,沒過多久,這個樓盤就再次爛尾了。其中又是一場糾葛。
新的開發商接盤之后,聯合了“紅星美凱龍”。對外聲明,公司將以“紅星美凱龍”的名義對外銷售店鋪,當時,很多業主都紛紛出了錢,然而,事情很快東窗事發,新的開發商只償還了極小的一部分債務,其余沒有得到賠償的集資戶們向他們索要拍賣款,兩方協商無果后,這個樓盤再次爛尾。
之后,這里遭到了有關部門的查封,因為新的開發商沒有履行拍賣的合約,按時繳納拍賣款,提前進去施工,在沒有獲得項目產權和證件不齊的情況下,繼續對外銷售商鋪。
現在,這個樓盤又回歸了爛尾樓的身份,而百名業主,至今仍舊奔波在討回房款的路上。
小結:希望這些業主能得償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