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11月4日從國土資源部獲悉,由中央地質勘查基金投資實施的內蒙古中部大營地區鈾礦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發現國內最大規模的可地浸砂巖型鈾礦床。儲量達到3萬噸,可以供應3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同時使用60年。
報道稱,連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該地區累計控制鈾資源量躋身于世界級大礦行列。“煤鈾兼探”找礦新思路實現了一礦變雙礦的創舉。此前,中央地質勘查基金在該地區既勘查評價了一處資源量達510億噸的超大型煤礦,這次又發現了一處超大型鈾礦。
基金管理中心組織了分別隸屬于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內蒙古國土資源廳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隊伍、28臺鉆機、500余名勘查技術和施工人員,經過300天勘查,取得了本次重大突破。
另據中國網絡電視臺11月5日從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了解,此次在內蒙古發現的大型鈾礦,儲量達到3萬噸,可以供應3個100萬千瓦的核電站同時使用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