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新賽季已經開打多時,而NBA還要下個月才會開啟,對于林書豪這樣的球員來說,這樣的等待則有些漫長。以林書豪上賽季的表現,他在CBA拿到一份合同并不難,不過他選擇了重返NBA尋找機會,然而目前來看,這樣的機會并不多,至今還沒有實質性的進展,可以說這條路有些不順利。究其原因,恐怕還和3大阻礙難以解決有關。
首先是林書豪的市場價值縮水。來CBA發展本就是一種無奈的選擇,當時林書豪就已經很難拿到NBA球隊的合同了。作為黃種人,林書豪的運動天賦本就不占優勢,加上年紀的增大,他的競爭力正進一步下滑。在CBA的一個賽季,林書豪的表現也只能用“可圈可點”來形容,和比斯利、馬尚-布魯克斯等CBA超級外援比起來還有一定差距,或者說不夠驚艷,想打動NBA球隊并不容易。
第二個阻礙是“戲份”。林書豪之所以先加盟CBA,之后又想重返NBA,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他希望繼續打球。如果他能夠接受第3控衛甚至是第4控衛的角色,那么拿到一份合同應該也不會太難,畢竟他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在球隊遭遇傷病時,他將是不錯的備選。不過林書豪卻并不想當“飲水機管理員”,這就是阻礙之一,強隊沒他的位置,弱隊則想給年輕人機會。當然了,如果林書豪自己妥協,那么機會仍然是存在的。
第三個阻礙是“合同”。參考安東尼等人的合同,一份老將底薪應該是林書豪可以接受的選擇,不過是否是全額保障就很難說了,如果不是全額保障,那么林書豪的地位也不會穩,所以他會有所顧慮。實際上,林書豪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那就是先回歸CBA,然后等待機會重返NBA,利用賽程時間上的差異和傷病等意外因素的影響,這或許是更為明智的選擇。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