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壩輝村有這么一位80后青年,辭掉的省外公司高薪工作,選擇回到家鄉這片熱土,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發展中藥材黃精、松茯苓種植,在山旮沓里種出了致富的“黃金”。
走進三合街道小河社區五里關楊梅種植基地,我們看到了韋廷尚,他正手把手的教群眾黃精種植技術。
韋廷尚告訴記者,高中畢業后,他便外出務工,得益于近年來返鄉創業熱潮的興起,懷揣夢想的他,辭去高薪工作返鄉創業。
萬事開頭難,韋廷尚的追夢創業之路并沒有想象中的一帆風順。
韋廷尚回來后開始種植白芨,因為不懂技術、品種沒選對,所以收成不好。盡管追夢創業之路困難重重,但韋廷尚并沒有因此而放棄。
今年四月,韋廷尚又從湖南引進松茯苓進行種植,經過幾個月精心管護,松茯苓種植初見成效。
“目前已經種植一千多畝松茯苓,預計2021年2月份左右可以收第一批15萬斤左右。”韋廷尚說。
看到希望的韋廷尚,又開始了他的新計劃,中藥材黃精具有滋陰潤肺、補腎強身、生津止渴的功效,市場需求量大,種植前景廣闊,由于黃精喜陰,韋廷尚多方考察走訪后,與楊梅種植基地老板達成協議,在楊梅地里套種黃精,并于10月份引進黃精苗20萬株進行種植,種植面積達100畝。
“我一直從事收購黃精,所以對它的行情都比較了解,加上今年受疫情影響,國家也很重視中藥材種植業這一塊,所以我就打算引進黃精中藥材來種植。”韋廷尚說。
韋廷尚在夢追的同時,也帶動身邊不少群眾就業務工,在中藥材種植過程中,聘請當地群眾來幫進行松土、種植、日常管理等工作。
“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在脫貧攻堅收官戰與鄉村振興新征程開啟之際,正是因為韋廷尚等一批又一批返鄉創業就業青年,在回流鄉村創業的過程中,不斷推動城市資本、技術、信息等要素向農村聚集,產生帶動一方的“乘數效益”,為三都鄉村的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