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瓶酒已經各執滬深兩市牛耳,滬市市值老大是貴州茅臺,深市龍頭五糧液莫屬……
11月5日,五糧液盤中最高漲幅不過2.71%,但是卻足以將公司市值拉升至萬億元整數關口。至發稿,公司股價報于257.81元,市總市值為10004億元。
深市市值排名第二位的寧德時代,雖然近兩年漲幅同樣可觀,但是目前6100億元左右的總市值,仍然較五糧液存在不小距離,后者也就此坐穩了深市一哥的位置。
分歧:外資減倉1/3,內資增倉1/3
從年初算起,五糧液今年漲幅已經超過90%,區間漲幅位居前列。
只是,在核心財務數據、市值處于高基數的背景下,來自買方機構間的態度已經出現了一定分歧。
整體上看,外資態度轉為謹慎,內資則繼續延續此前消費股的投資慣性。
先說北向資金,持股數量高點出現在今年2月初,彼時總持股規模一度超過3.52億股,后伴隨著五糧液股價的連續走高,港資撤離態度明顯增加。
至11月4日,北向資金在五糧液的持股規模已經降至2.42億股,相當于較上述持倉高點減倉近1/3。
另一面,以基金為代表的內資機構則繼續與行業共醉。
從今年二季度開始,連續兩個季度加倉五糧液,持股數量從一季度末低點的2.8億股增至3.72億股。剛好與北向資金相反,順市加了1/3的倉位。
實際上,從基金倉位持股數據變化上也可看出,內資機構在對待白酒股的投資上也存在一定反復和轉變。
譬如2019年二季度至今年一季度,基金機構便整體處于減持狀態,直至二季度才轉為增持,這一節奏與五糧液股價走勢相輔相成,6月末開始該公司股價上漲速率明顯提升。
今年三季度,基金買入力度減弱,當期凈增持股份數量從二季度的7000萬股降至不足2000萬股。
這期間,五糧液股價走勢轉為震蕩,直至11月5日方再次創下新高。
對比內資、外資買賣規模和節奏來看,雖然二者持股規模一度相差不多,但是下半年主導行情運行的力量也已經轉移到了內資手中。
誰才是白酒股長跑冠軍?
五糧液市值雖然已破萬億,但是從今年二級市場的主攻方向來看,區域性白酒企業的股價表現要優于頭部酒企。
據統計,年初至11月4日,18只白酒股中漲幅前三甲的公司依次為金徽酒、酒鬼酒和山西汾酒,然后才是瀘州老窖、五糧液,貴州茅臺漲幅排名僅為第11位。
究其原因,一方面全國性白酒品牌近幾年漲幅過于可觀,另一方面也包括了區域性白酒企業全國化帶來業績提升的預期。
如山西汾酒今年便在長江以南市場動作頻頻,僅以今年10月為例,公司便先后在廣州、浙江兩地分別達成各自1億元規模的合作。
只是,在茅臺、五糧液等全國性品牌酒企市值不斷刷新新高的背景下,二級市場對于白酒股投資的重點能否順利切換至區域性品牌,以及今年這部分酒企漲幅超越同行的趨勢能否延續,仍充滿了不確定性。
畢竟將時間維度放長后可以看出,二級市場最為青睞的仍然是品牌溢價能力更強的茅五瀘。
先以5年周期計,白酒股漲幅排名前五位中,有山西汾酒、古井貢酒,剩余三家分別為五糧液、貴州茅臺和瀘州老窖。
再按10年周期計,漲幅前五位公司不變,同樣是上述幾家酒企,只是具體排名稍有改變,其中貴州茅臺以超過15倍的漲幅當之無愧的成為10年白酒股長跑冠軍。
其次,才是古井貢酒、山西汾酒,累計漲幅分別超過12倍和11倍,而今天市值突破萬億規模的五糧液同期漲幅不到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