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眼查數據顯示,京東數科的運營主體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京東數科)發生工商變更,投資人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退出(下稱譽衡集團),新增投資人為國新央企的投資實體之一國新央企運營(廣州)投資基金(有限合伙)(下稱國新央企)。
據京東拍賣網信息顯示,譽衡集團持有的對應出資額7423.33萬元的京東數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權于12月25日被公開拍賣,起拍價14.8億,出價記錄為1次,國新央企競拍成功。司法拍賣公告中說明,上述被司法拍賣的股權實際權益比例低于2.43%,
按此估算,京東數科估值約為人民幣608億元。
對此,京東數科相關人士向界面新聞回應稱,此項司法拍賣是京東數科早期股東譽衡集團因其自身債務所致,司法拍賣涉及流程極其復雜且拍賣各方當事人并未對股權價值進行評估,僅依法由當事人議價確定起拍價格,其成交價并不能代表資本市場對京東數科的合理預期,成交價格與公司估值沒有對應關系。
根據法院執行裁定書,譽衡集團因與華能貴誠信托的合同糾紛,被法院裁定強制拍賣、變賣所持有的對應出資額7423.33萬元的京東數科股權以清償債務。據多家媒體報道,譽衡集團此前已深陷債務危機,除此次拍賣京東數科股權外,還多次被動減持旗下上市公司譽衡藥業(002437.SZ)股份等。
天眼查資料顯示,京東數科成立于2012年9月,注冊資本約30.6億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劉強東,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信息技術服務外包;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業務流程外包;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知識流程外包等。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宿遷東泰錦榮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比例為14.67%;第二大股東為劉強東本人,持股比例為14.02%,公司最終受益人為劉強東。
公開資料顯示,京東金融脫胎于京東,于2013年10月京東金融開始獨立運營,2017年8月正式完成VIE拆分成為獨立個體,2018年9月更名京東數科。近日京東數科CEO陳生強透露,京東金融2019年在收入和利潤上同時實現高增長,已經連續2年實現盈利。
此前京東數科已經歷3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為2018年的B輪融資,投后估值為人民幣1330億,投資方包括中信資本、中金資本、東證錦信、中銀投資、中信建投資本。此前京東金融在2016年1月完成了66.5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投后估值為466.5億元人民幣。在A+輪融資方案中,京東數科融后估值約637億元。
如今,距離B輪融資已1年有余,按譽衡集團拍賣部分股份估值608億計算,京東數科的估值非但未有上升,反而橫遭腰斬,折射出整個金融科技市場融資環境的變化,金融科技巨頭的估值正遭遇普遍看低,投資機構熱情下降。
此外,譽衡集團并不是首個受讓京東數科股份的股東,此前市場上流傳的一份債權融資計劃書顯示,如今資金緊缺的中植系,在2015年左右以投后估值580億元受讓了京東金融3.35%的股權。